“泉乡有爱 合护未来” 泗水县做实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2022-03-17 16:54:39 来源:掌上济宁

掌上济宁讯(记者 张静涵)3月15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泗水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有关情况。

记者了解到,泗水县是沂蒙革命老区县、传统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户籍人口64.7万人,常住人口54.3万人,未成年人占比23%,其中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困境儿童249人,农村留守儿童1036人。泗水县从县域实际出发,坚决扛牢未成年人保护重任,全面贯彻落实儿童福利保障制度和未成年人保障政策,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政牵头、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未保工作新格局,实现素质提升、服务阵地、结对帮扶、济困扶助、权益维护全覆盖。

三级书记抓未保,全县上下一盘棋

泗水县委、县政府始终把关心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2011年泗水县被确定为全国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县。2016年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精神,成立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并将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社会综合治理、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考评体系,逐步形成了“1443”泗水工作模式。即搭建1个协调指挥平台,建设“县未保中心、镇街工作站、社会公益组织、村儿童活动场所”4大阵地,实施“泗郎回乡、素质提升、困难帮扶、生命关爱”4大工程,健全“党政主导、各方共治、制度保障”3项机制。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了保护未成年人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民政部门作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协调机制牵头部门,既要推动、指导机制建立,也要在统筹、协调、督促和指导上挖潜创新。面对未成年人保护新形势、新任务,2021年4月,泗水县在全省率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县长任“双主任”,35个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泗水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县民政局。镇、村两级同步设立专门议事协调机构,搭建起县、镇、村“三级书记抓未保”的组织架构,形成了上下贯通、运转高效的未保工作综合协调指挥平台。县乡换届结束后,及时对领导机构成员作出调整,保障了工作力量的无缝衔接。

在加强组织领导的同时,泗水县加大未保工作专职队伍建设,县级设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镇(街)设立未保工作站,村(居)配齐配强儿童主任。去年以来,共举办专业知识培训15场次,培训镇(街)儿童督导员、村(居)儿童主任、未保工作人员580人次。县财政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每年拿出108万元,用于对全县403名村居儿童主任的工作补贴。

部门联动建阵地,织牢织密保护网

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政法、民政、教育、团委、关工委等多部门形成合力。实际工作中,实现了联署办公、个案会商、议事协作等系列机制,破解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九龙治水,各管一头”的局面。

2021年初,泗水县在事业单位机构改革、大力压缩机构编制的背景下,成立了正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泗水县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增设8个编制,向全社会释放出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强力信号。同时迁建1600平方米的办公服务场所,规范建设了综合办公、功能活动、儿童成长、生活服务四个核心功能区域,设置了职能部门服务窗口,成为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的具体办事机构,有效承载起了政策制度制定发布、职能部门沟通协调、数据档案统筹管理、公益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队伍教育培训等职能。

不断提升规范化教育体系建设,在全日制公办寄宿制小学——博士源小学,留守儿童最多时占比30%。同步推进全县13个镇街设立未保工作站、158个中心村设立了儿童关爱之家,实现服务场所全覆盖,围绕儿童需求开展了儿童课外辅导、亲情陪伴、兴趣养成、安全教育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出了校门有人管,安全防护有保障”。依托机构阵地,全县403名村(居)儿童主任,按照如实“报”、帮着“办”、经常“访”、随时“讲”的职责要求,全力当好未保工作信息员、联络员、宣讲员和代办员,让全县未成年人都能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公益组织齐参与,形成社会大合唱

泗水县始终高度重视培养、引导和扶持社会公益组织参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依托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充分发挥公益组织、志愿者队伍作用,凝聚全社会关爱未成年人合力,着力塑造“泉乡有爱合护未来”品牌形象。重点培育的泗水县微公益协会,自2016年成立以来,吸纳党政机关干部、教师等各层面志愿者186名,累计募集资金3500余万元,行程80余万公里,救助帮扶未成年人2300多名,为他们提供了爱心助学、心灵呵护、亲情陪护等14项精细化服务。其中,“温暖小屋”项目显著改善了349名困境儿童的生活学习环境,被山东及周边省市团委广泛推广;“微爱妈妈”项目帮助236名困境儿童弥补了缺失的母爱。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孙建涛获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泗水县凝聚社会力量关心困境儿童经验做法入选国务院扶贫办2020年“中国社会组织扶贫案例50佳”。

“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全面提升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水平,泗水县委县政府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更硬作风,扎实推动未保工作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积极争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和全省未成年人保护试点县。

对标对表,高标准推进创建和试点工作

围绕创建目标,先后召开三次未保委全体会议,两次全县领导干部工作会议,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暨未保试点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县未保办充分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全面梳理任务清单,细化工作措施,形成《泗水县争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和试点工作任务分工配档表》,在具体工作、具体指标上适当提高标准,寻求突破,形成自己的工作特色。各镇街、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把示范县创建和试点工作作为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亲自部署、亲自安排,成立专班抓好创建工作落实,确保指标逐条完成、创出特色。县未保办及时总结、宣传各镇街、各成员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大服务力度,强化督导调度,对标对表示范创建工作时间图、任务表,倒排工期,挂图作战,销号管理,统筹推进,圆满完成各项创建和试点工作任务。

齐抓共管,引领未保工作落到实处

各镇街、各成员单位紧密结合“走基层、转作风、办实事”大走访活动,把创建和试点活动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抓手,了解未成年人实际需求,做好政策宣传落实,切实为全县的未成年人办实事,办好事,把孩子和家长的所需所盼,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和获得感。2022年1月30日,县委常委专门到县未保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以上率下,推动了全社会关注热潮的形成。县委办、县委组织部、县委督考办、县委党校、县委编办、县人社局等部门也先后在县未保中心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多措并举,营造浓厚“未保”氛围


开通“泗水未保”微信公众号,每日更新,实现宣传常态化;每月汇总编发一期《泗水未保工作动态》简报;组织拍摄了《书记县长话未保》专题片,中国社会报、中国推介等多家媒体进行转发;邀请县未保委成员单位及部分镇街党政负责人录制《爱满泉乡话未保》电视访谈特别节目,目前已播出14期;泗水融媒“爱泗水”客户端设计开发了“泗水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微站”,整合工作动态、法律法规、公益广告、讲座等内容进行集中展示;县未保委《让爱更有温度》公益宣传短片,每晚在县电视台黄金时段播出;启动未保工作宣传月活动,组织各镇街及成员单位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安排部署暑期未成年人安全保护工作;在县未保中心所处路段打造“未保宣传一条街”;组织镇街儿童督导员及村居儿童主任助力“暖冬行动”,在公共场所、街面、LED屏、公交站点、出租车辆,大力度投放了未保公益广告。通过立体式、全方位、全天候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去年以来《中国青年报》、《大众日报》等各级媒体发布泗水未保相关报道53篇;播出泗水未保新闻报道132篇,公益广告9部;截至目前,“泗水未保”微信公众号共发布工作动态及相关信息607条。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