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市‘两会’绘就了我市未来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吹响了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的奋进号角,汇聚起全市上下万众一心、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市委、市政府提出实施制造强市等‘三大突破战略’,我们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全体人员感到无上光荣,更感到责任重大。”市制造强市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曾凡玉接受采访时表示,新的一年,我们将坚定不移落实制造强市突破战略,以“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境界标准,用非常之力、下非常之功做深做实助企攀登工作,助推制造强市高质量发展。为此,将全力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优化机制,进一步提升助企攀登工作实效。优化日晒工作机制,变“日晒工作”为“日报实事、周晒工作”,让市县指挥部干部腾出更多精力服务企业、谋划产业;坚持月排名制度,形成“考在平时、干在日常”的鲜明导向。在学习培训、交流研讨上下功夫,市指挥部每月对驻企干部集中培训,各产业专班每季度召开交流研讨会,让指挥部干部更加精通产业、善抓产业,成为推动全市产业发展的骨干力量。
二是跟踪服务,“一企一策”推进五类项目建设。1月份,我们将攀登企业数量由402家扩展到863家,集中梳理重点项目960个,总投资1909亿元,下步将实行一个项目、一套方案,建立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机制,用挂图作战的方式倒排工期,推动市县要素保障部门在土地、资金等方面拿出不低于总额度70%的要素,优先解决助企攀登、新旧动能转换等产业项目需求,及时破解各类卡点堵点,推动项目早日形成产能、发挥效益,成为制造业新的增长点。
三是分类施策,精准发力助推企业攀登进阶。会同要素保障部门,千方百计帮助企业扫清发展“拦路虎”,针对攀登企业826项问题诉求,坚持闭环管理机制,推动按期解决。会同发改、财政等部门,聚焦做大四个“强企俱乐部”,制定针对性扶持政策,利用一年时间,力争863家攀登企业中,490家营业收入过亿,116家过5亿,62家过10亿,7家过百亿。会同工信部门,启动实施高成长性企业三年倍增行动,力争年内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单项冠军企业17家,省级专精特新、瞪羚、单项冠军企业113家。会同科技部门,研究出台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政策,引导攀登企业与高层次高校院所对接,实现合作全覆盖,激发企业的发展活力和核心竞争力。
四是突出重点,以做强核心产业链突破集群发展。今年,我们将推动产业专班每周至少利用一半以上的时间调研企业、谋划产业,真正把工作“专”起来。7个产业专班分别制定了立足当年、攻坚三年、面向五年的发展目标,确定了重点打造的19条核心产业链条、绘制了产业链图谱。下步,我们将“一链一策”研究策略方法、目标任务,有重点地支持产业链龙头企业对外合作、兼并重组,加速整合产业链关键资源,做大产业优势;聚焦产业链上下游,找准突破口、发力点,精准补链强链延链;联合产业招商专班,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做大做强产业,确保年内“231+1”产业集群规上企业突破1300家、营收突破2500亿元,真正让制造业成为济宁高质量发展最有力的引擎、最坚实的支撑。(记者 孙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