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 (记者 张静涵)1月26日下午,市政府新闻办组织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人社专场,介绍我市人社领域有关工作情况。
据了解,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市人社局立足人社部门工作职责,深入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既立足当前、下功夫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建立解决人社领域各项难题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解决具体问题方面,市人社局梳理出重点民生项目12个,逐项明确任务目标、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2021年全面完成。
保障重点群体就业
2021年,我们启动实施“就业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持续推进“促进重点群体就业专项行动”,全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6.9万人、完成省定目标109.5%,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5708人,全市高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94.75%。
深化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
深化创业担保贷款“一站式”服务改革试点成果,探索“政银担”模式,扩大创业担保贷款基金规模,提高贷款便利度。全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5.2亿元,发放量和获省级以上奖补资金均居全省第1位。
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深入推进技能培训“一县一项目”建设,组织开展柳编、大蒜深加工、小龙虾烹饪等特色培训,同时积极开展网约配送、直播带货、民宿管家等新业态技能培训,全年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19.7万人次。2021年6月,我市被人社部确定为“新就业形态技能提升和就业促进项目”试点。
全力保障企业用工需求
坚持“线上”与“线下”同步发力,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月”等专题招聘活动,2021年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共举办各类招聘会635场,参与招聘单位2.27万家次,促进就业5万余人。
推进养老保险参保扩面
开展“社保政策进万家”活动,针对不同群体分类施策,以农民工、个体从业者和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为重点,推进职工养老保险参保扩面。2021年底,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633.1万,较2020年底增加12.2万人。
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
按照国家、省部署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17连增,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每人每月提高到150元。
落实工伤保险待遇
针对煤矿、建筑、交通、机械等工伤事故多发重点行业,针对性开展工伤预防宣传与培训工作,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按项目参加工伤保险工作,项目参保率达到100%。及时调整工伤保险三项定期待遇标准,全年支出工伤保险待遇3.05亿元。
加大企业引才力度
精准发布《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组织开展“行业专场”“企业专场”“项目专场”“园区专场”等校园招聘14场,全市引进重点产业紧缺人才2603人、“双一流”等高校毕业生1860人。
巩固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成果
深耕“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模式,大力推动企业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培养更加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全年新增技能人才1.1万余人。我市“技工教育集团化发展”做法,获国务院领导批示肯定。
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创新推行“农民工安全帽维权联系卡”、常态化联系包保项目工地、“双打击一问责”等系列制度机制,在全省首家开展“农民工工资无欠薪县(市、区)”创建,探索建立“源头防控、过程监管、案件处置、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全过程、链条式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体系。2021年,省对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考核动态保持全省第1位。
助力乡村人才振兴
大力推广“乡村振兴合伙人”模式,巩固扩展乡村振兴合伙人招募工作成效,全市新设“乡村振兴工作站”5家,新增“乡村振兴合伙人”91人,以“招募令”形式发布乡村振兴合伙人需求项目122个(次)。
推行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
大力推进社保卡“一卡通”试点工作。推进人社系统“全业务用卡”,人社领域已开通95项应用。在金乡县开展社会保障卡加载残疾人证应用试点,为1.3万余名残疾人换发了加载残疾人证功能的第三代社保卡。鱼台县、泗水县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社会保障卡“一卡通”发放试点,兖州区和泗水县成功开展社保卡和居民健康卡“互认融合”试点工作。2022年我们将把这些试点在全市逐步推开。
在长效机制建立方面,一方面,注重总结提炼,把我们工作中涌现出的好做法、好经验,总结固化下来,形成长效机制。比如,近年来,我们在提升服务质效、推动工作落实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经过认真总结,建立了“两问一督”闭环式为民服务机制。另一方面,注重制度设计,将上级要求和群众需求相结合,形成务实管用的制度。比如,为推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康发展,市人社局制定出台《济宁市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监督管理办法》,形成了“三化”建设促进人力资源服务业创新发展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