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小康梦圆 >
2021-07-13乡村振兴大舞台 市场监管新担当
2020年5月份,冯华东通过汶上县市场监管局在村里组织召开了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班,带领党员群众到东明县参观考察西瓜产业发展。济宁市市场监管局自觉站位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大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主动将乡村振兴战略融入“1+1+6”工作体系,选拔抽调冯华东、叶树杞等6位同志前往汶上、金乡、济宁高新区的6个村担任市派乡村振兴第一书记。张君华借鉴外地经验,对村里的原护城河水系进行恢复,河中种植莲藕,水中养鱼、龙虾,既增加了村集体收入又增加了乡村旅游的景观,还改善了人居环境。
2021-07-01奉献不言苦 攻坚敢担当
为了推动纸坊镇高质量发展,张新安坚持规划统领,善于抓重点、抓关键,主攻文化旅游和果蔬种植两大产业。在抓基层党建工作上,张新安勇于担当、锐意进取,在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方面提出了“1+7”头雁培育工程,在全镇选树一名、各服务区分别选树一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发挥好优秀书记的传帮带作用,实现头雁引领,群雁齐飞的局面。在果蔬产业上,杏、桃等果树种植面积发展到3万亩,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发展到1万亩,每年两个产业年产值达8亿元以上。
2021-06-15李保国:用科技之手“点石成金”
”1958年,李保国出生于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的一个农村家庭。李保国常说:“我是农村长大的,过去家里很穷,我见不得老百姓穷。位于河北省邢台市西部山区的前南峪村,苹果树果实挂满枝头。
2021-05-11汶上县次邱镇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图为朱庄村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基地里,村民看着长相喜人的西瓜,脸上溢满了幸福的笑容。
2021-05-10任城区安居街道推进农业增效增收
图为汪西村通过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等模式,积极发展金银花等中草药种植,走出了一条成功的小康之路。近年来,任城区安居街道切实把推进乡村振兴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采取多种可行措施,推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2021-05-02脚下的路越走越宽广(中国道路中国梦·感受我们的小康生活⑤)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的乡村又会发生什么新的变化呢。家乡之路的不断变化,也是乡亲们走向小康生活的见证。“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越过越有劲头”,这是乡亲们的心里话。
2021-04-29老旧小区展新颜
在原来泰康小区、和平街一期工程建设的基础上,东关社区党委高点定位,科学规划,组织专家对规划进行充分的研究论证,启动了和平街二期棚户区改造。他们立足实际,高点规划,精心实施,将群众朝夕期盼的居住环境完善城市配套的愿望变为现实,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一片片小区绿地展现新貌。”党委一班人在了解居民需求后,决定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增加城市亮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群众幸福感。
2021-04-14【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南城北林”协调发展
李营街道把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总目标,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向好。李营街道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引领、全域推进”工程,完善人居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攻坚战,实施农村垃圾桶“退路”工程,探索村庄以外公共区域保洁全面推行“大包干”机制,实现全街道19个村(社区)干净整洁100%达标。李营街道坚持“南城北林”发展总基调,抢抓城市“北进”机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奏响了南城、北林协调发展的交响曲。
2021-04-10连翘花开 致富路宽
掌上济宁讯(通讯员张华杨家兴)日前,走进汶上县南站街道石村,随处可以看到金灿灿的连翘花,村民忙着打理,一派繁忙景象。据了解,石村通过荒地整治、劳务雇佣等带农增收机制,采取“村集体+合作社+村民”的模式,在村里成立专业种植合作社,与药厂基地达成协议,预计三年内连翘结小果,每亩地收益1000余元,五年内连翘成熟结果,每亩地约创造经济效益价值3000余元。“通过党建引领,街道把连翘种植作为群众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加大重点扶持和培育力度,抢抓机遇,顺风而上,鼓励能人志士回村创业,共享发展成果。
2021-04-10大棚春意浓 满园瓜果香
目前,这里18个大棚里都种植了798优质春茬黄瓜,该品种生长周期短、单位产量高、见效快,年亩产可达2万公斤。暖洋洋的大棚里到处弥漫着泥土和蔬菜的馨香,采摘人员将已成熟的黄瓜一根根摘到桶里,摆放得整整齐齐。掌上济宁讯(通讯员刘新红张向东吴冠兰)4月初,曲阜市吴村镇丛庄村飞地经济的蔬菜大棚内,一排排绿油油的黄瓜挂满枝蔓,让人赏心悦目。
2021-04-03致富路上不掉队
虽说修鞋收入不多,但可以自给自足,再加上政策兜底,帮扶干部帮扶,刘林旺的生活越来越有起色。没有双腿还有双手,刘林旺在扶贫干部的关心和帮助下学起了修鞋这门手艺,摆起了修鞋摊。有了政策的帮扶,极大的缓解了他的家庭生活压力,卢国宽也重拾对生活的希望。
2021-03-31【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90后”村支书
每次大项工作实施前,村委会都会召开村民群众大会,让村民家当家作主,切实做到村务公开化,村集体资金的每一分钱,村民心中都有数。“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年轻党员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带领乡亲们走富裕之路,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他严格要求自己,始终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意识,与广大村民真正融为一体,同时充分发挥所学之长,倾心服务群众,得到了镇、村领导班子和村民的一致认可。
2021-03-15【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幸福食堂”的香美味道
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食堂”试点建设过程中,为保证饭菜食用安全、健康营养,街道创新开展了“专用厨房+食堂就餐送餐入户”的“1+2”老年人助餐服务模式,即饭菜在食堂厨房做好后,由工作人员盛好送至集中就餐的老人面前。以“敬老爱老孝老”为主题倡树社会新风尚近年来,李营街道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积极创新乡村社会服务新模式,选取5个村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幸福食堂”,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丰富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来自全聚德济宁店的大厨们正在为村里的老人精心烹制一道道菜品,香味扑鼻。
2021-02-24鱼台:“四好”农村路 兜牢群众幸福感
对比原来进村坑坑洼洼的小路,如今,望着眼前宽阔的柏油路,李伟山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我们柳店铺的西瓜一定会走得更远,村民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幸福。伴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不断延伸,鱼台县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从“要致富、先修路”的基本交通需求,到“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新追求,“四好”农村路正推动着鱼台县美丽乡村建设跑出“加速度”。
2021-02-23【新春走基层】小康棚搭就致富路
2018年,刘普桥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始发展蔬菜大棚产业,6座高标准蔬菜大棚经过公开招标承包给本村群众,村集体每年增收7万余元,形成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周边群众学习参观络绎不绝,刘普桥村也随着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增收,从一个省定贫困村蜕变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村,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一个产业方能致富一方百姓,老百姓看到了蔬菜大棚的可观效益,愿意承包种植大棚的越来越多。依托大棚产业,村集体发展的路子越来越广,老百姓脸上洋溢的笑容也越发灿烂。
2021-02-02社保扶贫暖民心
截至2020年底,全县困难人口中已有9190人领取相关待遇,月发放基础养老金约130.49万元,其中4867名重残人员按政策享受养老待遇。该县人社局工作人员便多次登门为其讲解居民养老保险扶贫政策,最终打消了他的顾虑,使其享受到了政府代缴保费的惠民政策。落实社保待遇做到应发尽发为确保待遇落实不错一人、不漏一人,该县人社局通过大数据比对,对全县当年年满60周岁贫困人员及年满55周岁重残人员建立动态工作台账,每月月初向镇(街)推送当月到龄人员名单,督促及时主动落实待遇发放登记,确保应发尽发,按月清零。
2021-01-31嘉祥:加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铺好百姓“健康路”
近年来,嘉祥县大力探索推进医疗卫生健康事业,以建设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县为契机,统筹医养、康养政策,不断完善全县老年人健康服务体系,以家庭医生为抓手,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随访健康服务,在“医”上下功夫、在“养”上想出路、在“乐”上求突破,实现了医疗、护理、养老、康复、养生的无缝链接,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全力托起百姓“健康梦”。“十三五”期间,嘉祥县沿着“健康中国”的发展蓝图,持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不断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以“强基层、补短板、强弱项、增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化医改向纵深推进,扩大优质医疗资源,逐年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质量,实现了“以治病为中心”...
2021-01-24一枝一叶总关情
南站街道根据贫困户家庭实际情况,采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社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兜底保障、临时救助、危房改造等多种针对性帮扶措施,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汶上县南站街道坚持以全面小康为统领,始终把筑牢民生底线,增进民生福祉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科学规划,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大胆创新工作举措、精心组织强化落实,不断加大民生事业资金投入力度,街道上下呈现出农村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的良好局面。南站街道以阵地建设为基础,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项目培育为抓手,以志愿服务和群众参与为工作机制,截止目前街道共建有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37个村级新时代文明...
2021-01-06【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金乡多元化养老服务托起幸福“夕阳红”
在该县马庙镇小程楼村互助养老院,今年73岁的程昌义和老伴谢爱兰则从2018年年底,在自己家门口和村里的其他20余位老人一起开启了互助式养老的幸福生活。为满足社会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切实增强老年人幸福感和获得感,金乡县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日益完善,日间照料中心、农村互助养老院、医养结合等新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蓬勃兴起。据悉,在金乡像这样的互助养老院已先后建起48处。
2021-07-31回顾 | 走进乡村看小康!央视特别节目聚焦德州
2021-07-02汶上:未来属于青年 希望寄予青年
“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一名农村党员、85后新型职业农民,我倍感激动。“总书记庄严宣告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听后激动的心情难以平复。如今的农场占地170余亩,拥有标准化冬暖式大棚40余亩,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带领本地村民种植特色蔬菜,实现了农民增收致富和农业规模发展的双丰收。
2021-05-19这个镇把实事儿办在民心上
王庙镇大奚村,曾经靠外出务工挣钱谋生的贫困村,依托鱼台县大力发展毛木耳产业的有利时机,成立昌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走上了毛木耳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的路子。”村民马孝慈乐呵呵地说,在合作社的帮助下,第一年种植毛木耳收入就达到了7万余元。针对企业电商特点,鱼台县突破瓶颈制约,加强电商人才培训,给予创业贷款扶持,鼓励职工利用电商平台,网上销售特色优势农产品、特色商品,仅去年全县网络零售额实现6.67亿元,同比增长17.5%,网络店铺数共计3389家,同比增长13.3%。
2021-04-09【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农户赚大头 引得凤还巢
推行“合作社+公司+农户”发展模式,无偿给农户提供大棚、无偿提供种植技术,实现了原材料购进、菌包集约化生产、新品种研发利用、毛木耳示范园建设、废菌渣综合利用、产品加工一条龙的生产链条,园区农户每年毛木耳纯收入可达两千多万元。”为了帮助种植户,昌健食用菌合作社不仅免费给农民提供大棚,并将水、电、路等都配套好。”“让农户赚大头,合作社挣小钱”,昌健食用菌合作社坚持把毛木耳产业90%以上的利润让给种植户,吸引82户农民入园发展,种植规模超过两千万袋,让他们走上发家致富路。
2021-03-24最新全国百佳榜单,济宁1地入选!
“2021中国放心食品百佳县市”榜单实行全网数据解析,设立自2020年1月16日至2021年1月15日的信源区间,设定8个网络数据评榜维度,设立食品添加剂、地沟油、农药残留、外卖、网红产品等120个关键词标签,最终以网络大数据、县域专题调研、社会公众态度和专家评审进行加权进行综合测评得出。
2021-02-26“十四五”时期济宁市总体部署和重点任务发布会召开
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办好民生实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让全市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是“十四五”规划编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旨在让全市人民充分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规划战略任务明确奋斗目标提升现代化基础设施水平,建设全国重要综合交通物流枢纽。为回顾济宁“十三五”发展成就,解读阐释济宁“十四五”规划纲要,展示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新闻发布会就“十四五”规划编制的背景、过程和主要内容,作出简要介绍。
2021-02-23村民钱包鼓起来 集体经济富起来
任仲成是梁山县杨营镇刘普桥村的一名村民,因家中4位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原本在外务工的他不得不回家照顾老人。据介绍,2018年,刘普桥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开始发展蔬菜大棚产业,6座高标准蔬菜大棚经过公开招标承包给本村群众,村集体每年增收7万余元,形成了极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周边群众学习参观络绎不绝,刘普桥村也随着产业的发展,经济的增收,从一个省定贫困村蜕变为省级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示范创建村,实现了旧貌换新颜。一个产业方能致富一方百姓,老百姓看到了蔬菜大棚的可观效益,愿意承包种植大棚的越来越多。
2021-02-19冬日草莓采摘 尽享“莓”好时光
“这里的草莓真是名不虚传,去年我带着女儿采摘过一次,草莓鲜美红嫩、酸甜可口,而且价格还实惠。百合有机草莓采摘园负责人姜开华是该村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从2012年开始种植草莓,随着规模的壮大,他选择适宜草莓生长的牛桥村建设了草莓基地。”正在大棚里采摘草莓的市民王女士说。
2021-02-19峄山镇“迎春送福”暖人心
”该镇西巩村以“敬老爱老”为主题,邀请了文体队员和部分80岁以上老人齐聚一堂,手写福字,为全村30名80岁以上老人各发放了春节慰问金200元、爱心棉衣一件以及福字春联若干,让老人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关怀。掌上济宁讯(通讯员冯圆圆)近日,邹城市峄山镇组织各村广泛开展“迎新春送祝福”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在西巩村活动现场,96岁老人刘洪钊即兴作诗,表达喜悦之情:“大队干部情意殷,老年聚会百福臻。据悉,该镇广泛发动党员干部、扶贫干部、民情书记、退役军人、志愿者、社会爱心人士等各类群体,在落实好疫情防控各项举措、做好自我防护的前提下,在各村联合开展“迎新春送祝福”新时代文明实践系列活动,截至目前已...
2021-02-09路力同心 铺好百姓致富路
对比原来进村坑坑洼洼的小路,如今,望着眼前宽阔的柏油路,李伟山信心满满地说:“今年,我们柳店铺的西瓜一定会走得更远,村民的生活也一定会越来越幸福。李阁镇柳店铺村种植西瓜已有40多年历史,村内土质好、西瓜产量高,但由于进村道路狭窄,运输西瓜的货车进不来也难出去,一度导致西瓜滞销,村党支部书记李伟山直到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他带着农户在农贸市场里坐等客户的窘态。伴随着一条条农村公路不断延伸,鱼台县一幅幅美丽乡村的幸福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2021-02-08梁山县水泊街道:暖心实招,让年味更浓
慰问结束后,青龙山社区党委与联建单位就社区党建工作、志愿服务及资源共享等问题进行了沟通交流,双方将在“党建工作联动、活动阵地联建、问题困难联解、文娱活动联办”四联方面进一步搭建共驻共建平台据了解,水泊街道辖区内四个社区党委已与42家机关单位、国有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签订共建协议书,与联建单位形成“晒资源、报需求、定项目”的共建形式,进一步盘活资源存量,找准服务方向,提升服务增量,实现“组织联建、服务联做、活动联搞”,以功能融合提升服务水平。红色物业党支部,送“福”进小区“共建共享共文明,树人树德树新风”“政以廉为本,家以和为先”……年关将至,御景园小区里热闹非凡,郝山峰社区伦达御景园物业党支...
2021-01-26小康路上的移动人:融入乡村谋发展 扎根帮扶暖人心
经过多次与农业技术人员沟通,针对水泊村土质情况,结合第一书记项目资金,张文强同志组织村两委和党员村民代表共同商议,确定了生姜种植试点项目。组织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动员村民800人次,动用大型机械数次,努力将水泊村打造为邹城市级美丽乡村。张文强同志是山东移动济宁分公司选派到邹城城前镇水泊村的“第一书记”,他坚持贴近村民真诚沟通,找准问题实施帮扶,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赢得了信赖和支持,被评选为2020年济宁市“最美第一书记”。
2021-01-25畅行安全路 幸福奔小康
通过开展此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切实提高了进城务工人员的交通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掌上济宁讯(记者李胜男通讯员孟祥平陈玺玉摄)日前,嘉祥县交警大队结合辖区实际,在进城务工人员聚集处开展“畅行安全路幸福奔小康”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活动中,民警结合“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通过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资料方式,“零距离”向进城务工人员讲解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员超速、不系安全带、骑摩托不戴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2021-01-25她在农村土地上描绘致富蓝图
”徐晓晓告诉记者,种植规模小、大棚设施简陋不代表种出的甜瓜也不好,她当时就让那几个人去甜瓜棚里,随便摘几个瓜试吃。”她告诉记者,今年她又收到了碧桂园的甜瓜订购合同,她打算拿出一半甜瓜去碧桂园的生鲜店试水,如果市场反馈好的话,就准备逐渐扩大甜瓜的种植面积,未来把农场建成一个高标准有机蔬菜生产园区,并建设休闲娱乐场所、农家院等配套设施,打造一座能带动周围村民就业和邻近村庄共同致富的新型农业示范园。”近日,在汶上县刘楼镇徐老庄村蜀山源家庭农场的大棚里,徐晓晓盘算着今年的种植计划。
2021-01-08这一茬蒜黄 一个棚能赚1万多 这就是俺村致富的软黄金
“这几天蒜黄出棚,正赶上销量大、价格好,这一茬蒜黄一个棚产量2000多斤,就能赚1万多元,俺村的金蒜黄就是俺们致富的‘软黄金’。”金灿灿的蒜黄长势喜人,蒜农忙着收割、打捆。”正在包装蒜黄的胡新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