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区委区政府确定的加快高质量发展、实现攻坚突破的重要一年,分解落实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对实现扎实起步、平稳开局、同心奔小康至关重要。李营街道坚持“南城北林”发展总基调,抢抓城市“北进”机遇,推进城乡融合发展,补齐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短板,奏响了南城、北林协调发展的交响曲。
强基提标升品质
彰显李营“新担当”
“你看看,现在我们这边发展得多好,十几年前这里连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现在路又宽又干净,生活方便,村民也都搬进了楼房。”薛口村村民薛帅激动地说。
李营街道把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作为一切工作的总目标,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经济社会发展持续稳定向好。按照《李营街道2021年度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清单》,以工程化、项目化、专班化的方式推动项目建设,助推企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紧抓城市“北进”机遇,发挥特殊区位优势,着力在房地产配套、延伸产业上下功夫。立足区位,加大金融保险、新兴信息科技企业服务、医疗健康、高档服务业等各类生活配套业态培育,打造城市产业集群。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惠民工程,着力解决水、电、气、路、食等方面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措施,做好农村劳动力、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工作。推进全民参保计划,稳步提高养老、医疗保障水平。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提升改造农村幸福院、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全面落实城乡低保、临时救助、残疾人“两项补贴”等保障政策,关爱保护“三留守”,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提升基础设施。全力协调推进机电一路贯通、南杨庄路新建、汇翠路北延等断头路打通工程,确保年内建成通车。
循序渐进兴乡村
绘就李营“新画卷”
“这两年我们家的日子真的变好了,多亏了我们家的帮扶干部周书记。”何岗村贫困群众郭洪勤口中的周书记是李营街道北尧管区党总支书记、管区主任周海波。在李营街道,像周海波一样承担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帮扶任务的党员干部还有很多,他们把困难群众当亲人,倾心帮扶、主动作为,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有了稳定收入,过上了富裕的好日子。
李营街道不断巩固脱贫攻坚成效,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针,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城郊村农业产业发展现状,突出交通便利、地势平坦的优势,在苗木繁育、林下经济、设施农业上实现突破。挖掘林下经济产业潜力,合理确定林下经济发展方向、模式和目标,充分发挥法桐研究院、苗木协会等科研机构和协会专家作用,积极引导扶持发展林下种植产业,进一步提升土地亩均产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引进新资金、新技术,调整产业结构,确定主导产业,实现村村有特色有收益。注重农旅融合,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依托洸府河、少康湖、南跃进沟、普陀沟等水系,整合周边现有生态种植园、花卉苗木基地、观光采摘园等,培育街道休闲观光产业。下一步,贾庄村将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果,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使贾庄村中草药种植及观光产业园与湿地公园,东辛庄采摘园形成街道北部连片旅游观光景点,进一步推动周边村民的农家乐等第三产业的发展。让好风景变成好‘钱’景,让村民的口袋鼓起来。
走进李营街道北尧村,只见整洁的乡间小道、苗木成荫、绿树成行、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文明宣传画随处可见,宛如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李营街道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引领、全域推进”工程,完善人居环境考核评价体系,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攻坚战,实施农村垃圾桶“退路”工程,探索村庄以外公共区域保洁全面推行“大包干”机制,实现全街道19个村(社区)干净整洁100%达标。(通讯员 马瑞 汪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