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通讯员 谢瑞阳)任城区在京流动党员党委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教育引导流动党员当先锋、作贡献,努力打造成在京流动党员的“成长之家”“奋进之家”“温馨之家”。
搞好驻地联建,打造“成长之家”。在京流动党员党委与驻地北京市西城区陶然亭街道党工委结对共建,联合开展开放式组织生活,强化流动党员管理。抓好学习教育,利用“灯塔—党建在线”平台,组织在京流动党员集体观看党的十九大开幕式,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专题研讨会,开展“学报告、谈体会、当先锋”主题党日活动,参观党性教育基地,提高了党性修养。主动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利用节假日时间,积极开展文明劝导、卫生清洁、治安巡逻等9大类社区志愿服务项目,为首都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展“回报家乡当先锋”活动,为来京务工人员提供就业信息、创业信息300多条,累计为家乡公益事业捐款200多万元,发挥在京流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服务中心大局,打造“奋进之家”。把驻京党建工作与招商引资、招才引智、信访维稳等重点任务结合起来。积极对接央企和跨国公司70余家,先后签约保利集团、财富证券等亿元以上项目4个,成功引进20亿元的华戎科技集团 “军民融合产业园”项目,筹建两个院士工作站,打造“党员创业实践基地”。赴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拜访领军人才320余名,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施“沃土计划”,邀请知名教授挂任科技副区长,每年选派科级干部到北京大学研修,接纳北大研究生来区实践锻炼。开展“喜迎十九大、维稳当先锋”活动,发放《关于争当维稳先锋的倡议书》,建立 “1+N”联系包保机制,充分发挥流动党员宣传员、劝导员、预警员作用,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关爱流动党员,打造“温馨之家”。建立在京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制度,通过走访排查、公布党组织联系方式等,实时发现新的流动党员,抓好教育管理服务工作。实行“双联”制度,流动党员党委委员分别联系1个流动党员党支部,负责指导支部建设,开展组织生活等;各支部委员分别联系若干名流动党员,督促按时参加组织活动、交纳党费。开辟学习园地,高标准建设流动党员活动室、党员风采长廊、红色阅览室,丰富了流动党员业余文化生活。先期建立100万元驻京党委党建基金,把帮扶生活困难党员作为重点支持事项。经常举办在京流动党员座谈会,认真倾听在京流动党员的心声,帮助解决务工经商、居住条件、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困难5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