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兖州区 >
二是在工作、思想、担当、责任、群众能力等方面找差距,真抓实干、提高工作效能。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安如喜以“在抓落实中提升检察工作质效”为题,为全体干警上党课。三是在服务保障中心大局上、有序推进主责主业上、在提升监督质效上、在加强纪律作风建设等工作上抓好落实。
2019年5月,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型堂村率先在林地里间作了20亩的杭白菊,当年实现纯收入4万元,尝到甜头的村党支部一班人坚定了发展特色种植的决心,成立了农业服务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流转土地种植中草药,今年又多方筹措积资金建成果蔬种植大棚4个,加快建设特色果蔬生产基地。”蔡庄村利益链接紧共享发展果近年来,蔡庄村按照“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发展思路,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大力推进“村集体+合作社+村民”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径,由村党支部牵头成立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把村民手里的土地流转出来,集中发展特色苗木种植,土地租金加上村集体分红,村民不用种地,每年就能有一笔不菲的收入。2019年10月份,投入近30万元的一期60亩金银花种植基地顺利建成,基地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进行运营管理,优先安排土地流转农户在从事金银花管理、采摘等工作,并初步形成了以种植、采摘、收储、加工、销售“一条龙”的产业链条。
根据教学需要,校学术委员会公布备课题目,由教师进行自愿选课。“理论学堂”自4月份开设以来,围绕《共产党宣言》《习近平重要论述》《实践论》《矛盾论》《共产党人发刊词》《改造我们的学习》等专题,已举办12期,22名教师分享了微党课,经校学术委员会评选5堂微党课录入党校微党课专题库。每期1-2名青年教师采取“说新课、评课,再说课、再评课”的形式,潜心打磨推精品,达到了“推优、育人”的目的,14名“80、90”后教师已全部具备独自承担主体班授课能力,为全区党员干部培训工作奠定了教师队伍基础。
就业创业培训班的各项工作正有序进展。提升就业能力,举办街道第六期就业创业培训班。对有创业需求和愿望的下岗职工、大学生、个体户、失地农民、退役士兵等为培训对象,以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渠道,增强群众就业能力,扩大就业容量。
为了老人安全,房旭便开着私家车将老人送到文化路,找到老人的儿媳,其家人连声感谢。”老人情绪有些激动,一时说不清楚。由于该路口的车辆比较多,为了避免老人发生危险,房旭将老人领到警务车上,一边安抚老人,一边详细了解情况,经过一番沟通,得知老人今年89岁,有两个儿子,但讲不清自己的姓名和家庭住址,后经再三询问,老人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卡片,房旭看到卡片上有手机号码,房旭立即按照卡片的联系方式播通了对方的手机号,讲明刚才发生的经过,对方回答是老人儿媳,房旭便让其儿媳前来警务车接老人回家,其儿媳称她现在推着三轮车在文化西路,对警务车所在的位置不清楚。
对全街道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贫困户积极开展“村企对接就业”活动,先后吸纳巨王林、大桥、汪庙、魏井、道沟、护驾营等周边村28名贫困群众“家门口”就业,平均月收入1000余元,部分超过2000元,成功带动67人脱贫,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街道企业办积极联系物业公司、保洁公司、塑编厂等企业单位,向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脱贫致富。成立街道扶贫工作专班,从各部门抽调业务骨干人员6名充实到专班,壮大攻坚力量。
对照贫困家庭帮扶要求以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的标准落实寄宿生活补助,共补发小学各学段资助金(含免学费、保教费)12.99万元,对不在兖州区就读的兖州籍建档立卡学生,该区也向其教育主管部门(或大学)发函告知该学生应享受的教育资助政策,共计寄挂号信件123封。近年来,兖州区高度重视教育扶贫工作,全区教体系统按照“核心是精准、关键在落实、确保可持续”的要求,严格对照“两不愁三保障”的底线标准,上下联动,狠抓落实,全方位、立体式的开展了教育脱贫攻坚工作。该区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教育科技扶贫,通过努力提高教师待遇、加大教师补充力度、统筹城乡教师资源配置等措施,着力解决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难题,最大限度地解决教师配备不足问题,重点补充音体美等紧缺学科教师,确保兖州区义务教育学校开齐开足国家标准课程。
活动还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材料、明白纸,开展现场法律咨询答疑、接受群众的业务咨询、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向群众提供便捷的检察服务产品,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活动期间共发放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2件次,宣传材料50余份。6月12日,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到兴隆庄镇开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新时代检察宣传活动,向群众宣讲法治精神、宣传检察职能,进一步淬炼为民情怀,厚植检察根基。
把公众环境意识转换为保护环境的自觉行动,使人人成为保护环境的参与者、监督者,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创建环境优美,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城市做出贡献。为切实做好2020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宣传工作,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兖州区分局于6月5日上午8:30在区人民乐园组织开展“6.5环境日”主题宣传活动,现场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展示生态环境治理成果,宣讲环保法律法规,宣传环保常识,解答群众关心的环保问题,进一步提升了公众对生态环境治理工作的认可度、参与度。
早在去年冬小麦播种时候,兖州区农村农业局志愿服务专家团团长孙士海就在全区10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397个村居实践站的“蒲公英夜堂”大力推广种植济南17、济麦44等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种植面积约1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60%。兖州的几十名农业专家们坐炕头、蹲地头,把“蒲公英夜堂”开到合作社、种粮大户联盟,传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妙方。陈继军说的“蒲公英夜堂”是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的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去年10月被济宁市评为可复制推广的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之一。
目前,19个改造项目已经全面开工,惠及居民10755户。为进一步提高社区居民文明素质,优化社区环境,今年兖州区将大力实施19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建筑面积83.4万平方米,惠及居民10755户。日前,走进兖州区酒仙桥街道东苑社区,挖掘机、运输车声轰鸣,小区内正在对部分违章建筑和建筑物进行拆除整合,准备建设社区食堂和日间照料中心。
兖州区已启动“问题清零”专项督查活动,重点对问题多的不放心户普查一遍整改清零情况,对市第二轮督导检查发现的问题整改意见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指导,对帮扶干部、村干部职责履行情况现场督查,对家居环境脏乱差和家居用品严重缺失问题现场督查整改。组织开展“两代表一委员”脱贫攻坚评价工作,邀请部分区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进村入户查看我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省扶贫工作重点村稳定退出、即时发现即时帮扶机制落实以及“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落实等方面的情况,对兖州区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进行评估。今年以来,兖州区突出抓好扶贫领域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把3-6月作为“百日清零”脱贫攻坚期,聚焦扶贫重点工作,以“三举措”为抓手,促进各级各类发现问题整改,重点抓好短板弱项巩固提升,全力以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今后,兖州区将始终绷紧问题清零、保零这根弦,聚焦问题目标,突出重点,举一反三,进行问题筛查,以问题为导向、整改为要求、成效为目标,对存在的问题坚持不遮掩、不隐瞒、不避讳,敢于较真碰硬,发现真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确保全区脱贫攻坚“百日清零”专项行动限期见实效。针对发现的问题督查组及时与镇街会商研判,明确整改任务,列出问题清单,指定整改时限,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对消极应付、整改不彻底不到位的区,脱贫攻坚督导检查组现场下发督办单,督促整改,情节严重的提请追责问责。掌上济宁兖州讯(通讯员卞超)为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压实攻坚责任,近日,兖州区扶贫办成立联合督查组,围绕半年考核目标任务,对全区各镇(街)开展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清零督导巡查活动,实行拉网式排查,以督促改,为顺利完成脱贫攻坚“百日清零”目标保驾护航。
与会代表们表示,通过参观、听取汇报,切实感受到了检察机关在未成年人检察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对兖州区院检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针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和守护校园安全工作献言献策,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建议。“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为加强对未成年人疫情防控和法治宣传,增进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5月28日上午,兖州区检察院邀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青团、妇联、市场监管局、文化执法大队、交运局、交警队、教体局、小学校长、幼儿园园长等部门人员走进检察机关,开展主题为“同舟共济,检护明天”的检察开放日活动。随后,在该院检委会会议室召开了座谈会,会议由该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马洪伟主持,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永强就去年以来未检工作开展情况进行了专题汇报,重点介绍了落实高检院“一号检察建议”的有关情况。
汶上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郭允红为汶上县在济南流动工会联合会进行了揭牌,这标志着汶上县在济南流动工会联合会正式成立。在此基础上,汶上县总工会采取形式灵活、方法新颖的建会模式,走出县域、走进流动农民工务工的城市,首先成立了“汶上县在济南流动工会联合会”。下一步,汶上县总工会还将根据实际情况,陆续在其他农民工集中城市成立流动工会联合会。
其中,太阳纸业年产45万吨特色文化用纸项目,生产广泛应用于教育、文化出版等行业的特色文化用纸。(记者孙逊)。同时颜店新城建设步伐加快,枢纽型物流园区建设初见成效,泗河绿色发展带全线贯通。
5月21日上午,济宁市兖州区漕河镇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巾帼志愿者培训,这也是兖州区利用“蒲公英夜堂”对广大妇女进行技能培训、提升巾帼志愿文明素质的具体举措。聘请“身边好人”、道德模范、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成员等言传身教,树立样板,文明示范。图为管家口村党支部书记王法义就发展现代农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巾帼志愿者宣讲。
”武云飞说。5月21日,济宁市兖州区委宣传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举办活动联合发出《倡议书》,倡导全区餐饮经营业户和广大市民迅速加入到“公筷行动、从我做起”活动行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扎实推进“讲文明讲卫生、改陋习树新风”文明实践,防范交叉感染和食源性疾病传播,使用“公筷公勺”,共创“文明餐桌”,让使用“公筷公勺”成为用餐新风尚。餐桌举止非小事,一筷一勺见文明。
近日,兖州区检察院召开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治动员部署会,传达学习省、市检察机关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治动员部署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专项教育整治工作,全体检察人员参加会议。会上宣读了《济宁市兖州区人民检察院深入开展纪律作风专项教育整治工作方案》。会议要求: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把专项教育整治作为当前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增强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筑牢思想防线,守住纪律底线。
“除严格兑现国家伤残军人优抚政策外,兖州区委区政府还对全区700余名伤残军人实行额外特别抚恤,尤其动员社会力量关爱伤残军人,走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优抚’的兖州路径,让伤残军人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该协会与兖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相对接,精心打造“家国情怀情暖兵心”志愿服务品牌,并把这一品牌纳入全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清单,并通过线上线下互联,畅通为“兵”提供精准化、个性化、专业化的志愿服务。“我们正筹备在10个镇(街)新时代文明实践分中心和大的村(居)实践站成立爱国拥军服务队,以‘家国情怀情暖兵心’为总品牌,重点关注伤残、军烈属,为他们办实事、让他们得实惠,积极在政府与退役士兵、伤残军人、烈军属间发挥‘连心桥’‘缓冲器’作用,联合全社会发挥自身优势,最大限度为军人、退役军人和军烈属提供各类优质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走出一条‘新时代文明实践+优抚’的爱国拥军兖州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