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万德龙)1995年7月,从济宁市原市中区委老干部局局长岗位上退居二线后,谢立亭来到阜桥街道牌坊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担任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2000年1月正式退休后,他被社区聘任为义务宣传员。谢立亭与妻子魏贤兰相伴五十多年,两人互尊、互敬、互爱,时刻教育子孙拥护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团结邻里、勤俭持家,带领家庭互敬互爱、团结和睦。如今,新时代“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从这里播撒开来。
不忘初心 始终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
二十年如一日,谢立亭始终坚持宣讲党的理论方针、传递党的声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自费编写发放红色宣传册、红色名片各6万余册(张);改编演唱红色歌曲、快板100多首;到机关、社区、企业、部队、学校、监狱等场所开展红色宣讲700多场次……这位80多岁的“红色宣讲员”每天都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誓言,以百倍的劲头不停地学习、不停地宣讲、不停地服务。
在谢立亭的感召下,牌坊街社区退离休党员于2016年组建“正能量党小组”,现有16名党员,他们离岗不离党、退休不退志,虽白了头发,却仍保持着那颗共产党员的初心。他们担任楼长、监督员、青少年政治思想辅导员等多个职务,是社区工作的得力助手。他们大力弘扬“忠诚敬业、无私奉献”的“五老”精神,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真正践行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一要求。
谢立亭经常组织子孙开展爱国主义、家风家训教育,教育子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文明家风家训,落实工作和生活中去。谢老为教育子孙编写了《家教、家风、家训》《我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自我教育话语》红色宣传册。谢立亭的孙子谢文斌现就职于任城区阜桥街道贤路街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谢文斌负责社区的设施配备和后勤保障工作,这项工作零碎而艰巨,一天忙活下来,来来回回每天均在两万步以上。为保质按时完成任务,他全程参与了道闸、大门、岗亭等硬件设施的安装,有时连续工作20个小时。他励志向爷爷学习,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奉献社会。
近年来,谢立亭家庭先后获得“全国第二届文明家庭”“山东省第二届文明家庭”“济宁市文明家庭”等荣誉称号。
相敬相爱 夫妻并肩携手用心进取发挥正能量
谢立亭在家中建立了正能量宣传台、自我教育宣传台,各种书籍、杂志100多本,其中有一块他特地为老伴儿制作的“向魏贤兰同志好好学习”红色牌子,上面总结了六个特别:“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受累、特别能节俭、特别能持家、特别爱子孙、特别敬爱党”。他在次卧为老伴儿建立了一个档案盒,里面放着魏贤兰的所有荣誉和谢老为她写的“表扬信”。
2008年4月6日,魏贤兰入党五十周年,谢老连夜为她写了一封贺信;2012年5月1日,二老金婚纪念日,谢老又为两人写了《欢庆金婚感言》,回顾二人携手走过的五十年风风雨雨。2020年1月,为激励家庭成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谢老撰写了家庭成员格言、家庭成员决心,编唱了《家庭进步之歌》。
2012年,谢立亭的心脏做了支架手术,魏贤兰不眠不休的在医院照顾他。等身体刚刚恢复,谢老就开始了他的宣讲,魏贤兰不放心他的身体,又不想耽误他的宣讲计划,就骑着三轮车带着谢老四处进行宣讲。2017年,牌坊街社区筹备打造“谢立亭正能量宣传教育基地”,谢老开始时并不同意为自己建立基地,因为觉得自己做的微不足道。这时魏贤兰耐心地做起了工作:“这是组织交给你的任务,是为群众服务的好事。”
2021年6月,由任城区委组织部牵头、阜桥街道办事处负责实施打造的谢立亭红色教育基地正式挂牌成立。截至目前,基地已经接待了一百多家单位,5000余人次的参观。
言传身教 塑造“孝顺、和睦、正德”家风家训
如今,年过八旬的谢立亭依然注重对孩子们的道德素质教育,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他和妻子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都拥有各自美满的家庭,对二老也十分尊敬、孝顺。
孩子们知道谢老爱学习,就时常给他购买书籍,让他随时能看到最新的时政消息;看到老人的资料太多没地方放,就买来了资料柜,把材料收拾得整整齐齐;担心老人的身体健康,经常带他到医院体检,并合理安排饮食。儿媳们定期为婆婆理发、洗澡、打扫卫生,还为二老购置衣物鞋袜,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二老意见。这些年,谢立亭专门建立了家庭档案盒,将整理打印的家风家训和多年来全家人的点滴事迹收录其中。在经常召开的家庭会议中,谢老会表扬爱人和子女的成绩,检讨自己的不足,孩子们也会轮流发言,说说自己的想法,开诚布公的畅谈沟通,家庭一片文明和谐。在谢老的影响下,孩子们都生活简朴、严于律己、尊老敬长、爱岗敬业,赢得了周围人的赞美。
谢立亭一家人与邻居在生活中互相帮助、互相关怀,相处的融洽和谐,邻居家中凡是有红白喜事,谢老都担任主事人帮着操持。邻居生病时,魏贤兰在家做好饭菜和谢老一起送到邻居家中。邻居家里闹了矛盾,二人一次次帮助调解。家中的无花果树结果了,每年他们都会摘下送给邻居……从身边的小事做起,邻里间情谊不断增进。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