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张静涵)3月9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港航专场,介绍我市精心打造“双优船检”长效品牌,打通服务船员“最后一公里”长效机制有关情况。
记者了解到,目前,济宁市拥有船舶修造企业3家,分布在微山县和鱼台县,每年新建造船舶300余艘;全市现有各类营运船舶7000余艘,其中近2000艘船舶常年在苏浙沪皖等省市营运。据悉,我市每年船舶建造和营运检验共计约8000艘次,船检工作标准高、责任大、任务重。
去年以来,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立足船检职责职能,深入贯彻交通运输部《关于深化改革推进船舶检验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了预约上门检验、全年服务不打烊等一系列便民举措,系统总结创建经验,编制了《“双优船检”品牌创建规范指南》,建立了服务船企船员的长效工作机制,全方位为船企船员提供真心、贴心、放心的人性化船检服务,筑牢了船舶安全的“第一道防线”,
理顺体制机制,创新战术打法
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结合中心职责职能,把船舶检验工作作为中心的主责主业之一,按照“理职责、建制度、订计划、严纪律、抓学习、强管理、敢担当、勇创新”24字基本要求,制定印发了《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关于加强船舶检验工作的意见》,研究建立了以中心船检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以船舶检验服务部为主体,以任城、微山、邹西、留庄、鱼台5个基层船检机构为基础的“1+1+5”船检工作体制,明确了业务部室、基层船检机构的职责职能和责任区域划分,统一了检验标准,完善了船检工作制度,优化了工作流程,建立起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规范高效的船检工作运行机制。创新战术打法,采取挂图作战、一线推进的方式,将全年工作细化分解成49项具体工作,逐一明确责任单位、部室、责任人、推进措施和完成时限,坚持“按时完成是要求、提前完成是目标”的原则,加强日常监管和协调指导,推进全市船检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加强队伍建设,提升业务水平
一是通过“优才计划”、事业单位招考及内部优化调整,引入8名高学历船检人才,充实到船检一线,夯实了人才梯队基础。二是制定了系统的培训计划,采取理论培训、“解剖麻雀”式现场培训、资深验船师手把手“传帮带”等多种方式,培训验船人员400余人次。全面梳理了船检工作重点、关键点和要点,编制印发了《营运船舶检验应知应会手册》,便于船舶检验人员现场查阅和日常学习,提高了验船人员业务素质。三是组织开展了第二届船舶检验技能竞赛活动,船舶检验服务部和5个港航服务站的35名验船师参加竞赛,通过比武竞赛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四是针对新入职人员,在全省首次举办了验船师入职培训班;采用“进船厂、进船舱”方式,开展了两期验船师现场教学培训;组织验船人员参加了上级各部门组织的技术交流培训,提升了船检人员的业务能力,在全省及全国船检大赛中斩获佳绩。其中,1名验船师获得省交通运输系统验船师技能竞赛一等奖、2名验船师荣获二等奖、1名验船师荣获三等奖;2名验船师获得首届中国船舶检验业务技能大赛书面竞答赛三等奖。
坚持底线思维,严把检验质量关
严格落实船舶检验责任制,对检验结论负责,时刻绷紧“安全第一、质量至上”这根弦,全面提高检验到位率,确保检验质量过硬达标。围绕中心“规范化建设年”活动,制定实施了《船舶检验工作制度》《营运船舶检验工作回访制度》等14项工作制度,构建了更加稳定高效的制度保障体系。开展了船舶消防设备、防污染设备、新建船舶规范船名船籍港“三大”专项检查活动,建立了《船舶建造检验技术缺陷通报制度》,船舶隐患减少40%,提高了辖区船舶安全技术状况。“双优船检”品牌创建以来,共下发《检验意见通知书》868份,消除各类隐患1506项,期间未发生一起因船检质量引发的责任事故。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水平
大力推行“容缺受理”,建立“双优船检服务公众号”,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受理检验申请,推行申请受理、缺陷整改影像资料上传、政策信息发布“网上办”,让数据多走路、船员少跑腿。大力推行“全年服务不打烊”,验船人员不分工作日和公休日,随时提供船舶检验服务。大力推行异地预约检验,去年以来,先后12次赴苏浙沪皖等外省市检验济宁籍船舶1785艘次,行程3万余公里,为船员节省往返费用约2000万元,打通了服务船员“最后一公里”。
总结创建经验,编制规范指南
编制并印发了《“双优船检”品牌创建规范指南》,一方面展示了“双优船检”品牌创建成果,另一方面对于今后的船检工作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据介绍,去年以来,全市共完成船舶建造检验483艘,总吨位54.17万,总功率15.49万千瓦,463客位。完成图纸审查、审批19套。完成营运船舶检验7519艘次,总吨位391.9万,总功率181.93万千瓦,8782客位,未发生一例因船检质量问题引发的安全责任事故,实现了船检质量零缺陷、船检服务零投诉,真正做到了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
今年,济宁市港航事业发展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服务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双优船检”品牌经验在全国内河推广为目标,以打造“双优船检”品牌升级版为重点,始终站在业务水平最前列、攻坚克难最前沿、服务群众最前线,将“双优船检”品牌推向全国,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宁船检经验”。围绕这一总体工作思路,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提升验船师业务技能。开展“进船厂、进船舱”现场培训、“验船师轮讲互听共评”活动,举办第三届船舶检验技能大比武,打造一支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船检队伍。二是严格质量管控。推行营运船舶检验自检制度,加强对船检受理、评审、指派环节管控,定期开展船舶专项检查和“回头看”活动,船检回访率不低于3%、到位率不低于98%。三是优化检验服务。全面推行“容缺受理”机制,持续提供预约上门检验、异地检验和“全年不打烊”服务,依托“济舟港湾”环保服务驿站、服务区等,设立船检服务站,前移船检服务窗口,全面提升船检服务水平。四是推进船检“智能化”建设。依托智慧港航建设,建立全市统一的营运船舶检验业务平台,探索实行远程视频检验,实现“云上船检”,全面提升船检工作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为济宁港航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船检力量!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