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圣城网讯(记者 苏茜茜 通讯员 苏益若)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认真贯彻落实省、市2022年工作动员暨干部作风建设大会会议精神,围绕“七个必须、七个破除”和干部作风“十要十不准”的要求,坚持“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工作目标,年内计划推出十项创新举措,放大我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在全国创新领先优势,继续当好全国未成年保护工作的领跑者。
围绕打造济宁标准
●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济宁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工作规程》《济宁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服务规范》《关于加强未成年人监护工作的意见》。
●做好中心环境的美化绿化亮化,完善儿童临时监护配套生活服务设施,拓宽服务功能,为全省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提供样板标杆。
围绕打造济宁品牌
●开展“党润童心”党建品牌创建活动,推进党建工作与未保业务的深度融合发展。
●采取项目合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链接相关部门和社会组织资源,为困境儿童开展个案帮扶、跟踪随访、权益保护、心理辅导、安全教育、康复救助等关爱服务项目,打造一批在全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
围绕打造济宁体验
●在全省率先成立济宁市未成年人保护专家委员会,利用中心现有设施,成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名家社工工作室,常态化开展个案服务、心理辅导、法律援助等活动,开展关于关爱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权益保护的调查研究和标准制定工作。
●成立未成年人关爱艺术团,组织开展“请让我来帮助你——济宁未成年人保护大型公益宣传主题活动”,开展未保宣传系列活动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
●开发建设智慧未保系统,建成全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社会资源库,搭建未成年人保护联动指挥调度平台,与12345政府热线对接,实现未成年人全流程、全闭环、智能化服务管理。
●联合有关部门,采取“1+1+2+N”模式,即1名困境儿童,由一个党支部牵头帮扶,1名专业社工和1名志愿者跟踪服务,采取心理辅导、物质救助等N种帮扶措施,一人一策精准帮扶,组织开展“大手拉小手、党徽映童心”结对帮扶活动。
●组织开展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开放日活动,让全社会了解参与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
●切实发挥民政部门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协调机制中的牵头作用,提请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为未成年人办好的十件实事项目,并抓好督导协调落实。
责任编辑: 作者: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所有文字和图片稿件,版权均属于 济宁日报社和东方圣城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 东方圣城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济宁日报、济宁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一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东方圣城网联系。
投稿请至邮箱:jnrbs@163.com
※ 联系电话:(0537)2343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