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冬以来,该镇已组织6个工作专班,在全镇范围内集中开展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问题大排查活动2次,各专班排查出的问题由镇统一梳理汇总建立整改台账及责任清单,实行限期整改、销号整改,推进问题及时整改到位,并建立长效机制严防反弹。同时,按照“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别向管区、村和有关部门进行集中交办,明确责任单位和具体承办人,实行包掌握情况、包问题整改、包群众满意的“三包”责任制,切实做到“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包到底”,推进问题闭环整改。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组织开展问题大排查、大整治,是新驿镇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的一个突出特点。
调产业结构,解致富难题自任“第一书记”以来,村里的事、村民的事,都变成了鹿文婵心头时刻谨记的责任,怎样在就任的时间内使杨庄村走上发展快车道。为拉近与村民距离,上任之初,鹿文婵用3天时间深入杨庄村走访农户,与老党员老干部、群众代表座谈,实地调查了村域农田道路水利设施。目前,全村已流转300多亩土地,逐步实现了蘑菇种植、蚂蚱养殖等规模化大棚农业,带动120多名村民实现就地打工。
掌上济宁12月24日讯记者杨兆锋记者从今天举行的济宁市慈善总会2020年度社会监督员座谈会暨第14个“慈善公开周”活动启动仪式上获悉,为增强慈善组织社会公信力,打造阳光慈善,市慈善总会即日起向社会公开“晾晒”慈善组织“钱袋子”,敞开式接受社会监督员以及社会各界对慈善总会工作的监督评议。全市各级慈善总会组织及其慈善活动始终把公信力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做好慈善信息公开,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形成“公开——信任——捐赠”的良性循环,为慈善事业深入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济宁“慈善公开周”活动自2007年起,每年举办一次。
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住房公积金业务管理,规范业务标准,满足广大缴存职工的需求,近两年,我市先后制订、调整了《济宁市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和《济宁市住房公积金提取管理办法》。新的《住房公积金缴存管理办法》中,扩大了住房公积金的缴存主体范围,结合灵活就业人员特点,在全省率先制定了灵活就业人员自愿缴存公积金的政策,进一步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缴存门槛。调整后,只要满足年龄超过18周岁且男性未满60周岁、女性未满55周岁,均可自愿缴存住房公积金,与其他缴存职工享有同等的提取和贷款条件。
60周岁至64周岁已办理公交半价卡的老年人,由公交运营企业免费将半价卡升级为免费卡,老年人可随时到原公交卡发行企业办理余额退还手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65周岁(含65周岁)以上已办理公交免费卡的老年人,可以继续凭公交免费卡乘坐公交车。掌上济宁讯(记者梁琨)日前,市政府下发的《关于在全市实施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政策的通知》指出,自2021年1月1日起,全市60周岁(含60周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乘坐公交车。
掌上济宁12月22日讯(记者郝明雷)今天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林红玉主持召开市政府第82次常务会议,审议《济宁市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三年攻坚计划(草案)》《关于推动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草案)》《“孔孟之乡和谐使者”选拔管理办法(草案)》,就做好冬季供暖工作进行再部署。会议强调,要聚焦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统筹推进全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均衡发展,调整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设施升级改造,严格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保障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内涵建设,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找差距补短板,科学构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机制,分类推进社会工作岗位开发设置,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措施,加快提升全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组织健康讲师团进社区、进村庄、进学校、进企业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现已171次,受益群众6200人次。看病就医便又捷王庄卫生院以家庭医生签约为载体,现已签约33784人,为群众提供健康管理、健康咨询、用药指导等个性化医疗服务。常态化开展清洁庭院行动,巾帼志愿服务队伍定期帮助贫困户打扫卫生,共计清洁庭院544户,道路硬化189户、一二级残疾人无障碍改造104户,全面提升贫困户居住环境。
聚焦基础教育、医疗卫生、社会治安、文体生活、生态环境等民生事业,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广泛发放《“民意‘5’来听,满意在任城”活动宣传页》,大力宣传民生政策和民生事业成果,凝聚共识,引导广大居民群众参与和支持民生事业发展。市中公安分局结合民意“5”来听行动开展了“开门评警”等活动,邀请社区(村)工作人员及居民群众填写调查问卷,征求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建议,促进自身工作水平提升。任城区金城街道永鑫社区的煤气公司老旧职工宿舍,存在电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居民群众意见较大,任城区总工会“民情书记”了解这一情况后,与社区共同研究制定解决方案,多方筹集资金6万元,为小区建设车棚和充电桩,解决电动车乱停乱放的问题。
在行政审批领域,以一件事办理为出发点梳理制定了《“一件事”办理高频事项清单》。深挖服务潜能,积极推进家庭常办事、行政审批秒批等特色服务事项的进驻,进一步提升人性化服务理念。在公共服务领域,以家庭户为单位,从家庭需求出发,梳理制定了《家庭常办高频事项清单》。
文化活动向日常化常态化延伸。培养发掘了以袁中霞、郭庆英、万娟、范新景等为代表的特色文化团队,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发挥了主力军作用。这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文化素养和整体素质。
要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建立“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的重要性紧迫性,牢固树立全市“一盘棋”思想,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以“一体化”联动,加速构建社会治理服务“共同体”,以“一揽子”调处,加速打造社会治理服务“大闭环”,以“一条龙”服务,加速畅通社会治理服务“全链条”,以“一把手”推动,加速凝聚社会治理服务“新合力”,构建起高效的民生诉求响应落实体系。昨天,省信访工作基层基础建设经验交流暨工作推进会在济宁召开,与会人员现场观摩了济宁市、县、乡、村四级“和为贵”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交流了工作经验,充分肯定了济宁市“和为贵”的成效和做法。近年来,我市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信访工作的决策部署,按照刘家义书记“与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的要求,用心用力用情抓好信访工作,深入开展信访积案攻坚化解、重复信访等专项治理活动,一大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
市级中心强化指导,县乡两级发挥矛盾纠纷“主战场”作用,村社区建立“和为贵”调解室,实现群众纠纷随有随调,及时化解。深挖文化内涵,将“和为贵”文化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马扎书记”,是生活在汶上街道西门社区的居民群众送给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孟昭海的“爱称”。建立递进式的矛盾纠纷“分层过滤”体系和“信访+X”联调机制,做到简易调解、专业调解、线上调解多调并举,推动信访与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诉讼等有机衔接、协调联动,实现矛盾前端治理、纠纷多元化解,让和的实践固化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的制度成果。
我市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路径,加快推进解决老旧小区加装电梯问题,着力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和满意度。在总结试点小区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我市出台了《济宁市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十条措施》《济宁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实施细则试行》,明确、简化了相关手续流程,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提供了更细更实的流程指引和政策支持,允许居民提取公积金用于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并且市县两级财政给予补贴,合力推进老旧小区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老旧小区住宅楼加装电梯事关千家万户,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难点问题转交办理,对因专业性较强、经单位协调仍不能办结的诉求,通过民意“5”来听微信服务号汇总到市“12345”服务热线平台统一转办。限时回复,各承办单位按照“1小时签收,2天内回复”的标准,研究措施,落实办法,把办理结果回复至服务平台,确因客观原因短时间内难以解决的,承办单位要列出时间节点,申请延期回复。简单问题及时办理,对可以现场解决、答复的诉求,由“民情书记”现场进行解决、答复。
原来,汶上县财政局“民情书记”七队负责人李美在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的过程中,了解到吉市口佳苑西区居民希望安装一批体育健身器材,便于小区居民健身。截至目前,全县通过开展民意“5”来听行动收集各类建议、诉求2747条,及时办结率100%,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和认可。成功解决吉市口佳苑西区居民的诉求只是汶上县实施民意“5”来听行动以来众多为民纾难解困实事中的一个。
目前,累计解决问题65件,受到了群众好评。服务群众“心贴心”。将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详细记录到《民情记录本》上,综合梳理群众最关心、最突出、最亟需解决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
掌上济宁讯(通讯员刘儒静周素娟)我市启动实施“民意5来听”行动以来,市发展改革委认真落实市委关于“民意5来听”行动的工作部署,推动党员干部每月5日、15日、25日下沉基层,通过走访入户、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难题。10月15日,“民情书记”二队在进行常态化走访的同时,组织开展“粮食安全进社区——粮食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发放世界粮食日宣传手册、爱粮节粮倡议书等形式,开展粮食安全、爱粮节粮和科学营养健康消费、粮油知识咨询活动。市发展改革委第一时间召开委党组会研究推进工作,抽调40名政治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县级、科级干部组成10个“民情书记”团队,组织全体“民情书记”学习“民意5来听”相关政策文件,熟悉工作流程等,每月5号、15号、25号到联系社区和村走访,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接待群众反映问题,做好问题分级分类办理。
■通讯员魏莉孔丽媛摄。
走访采取网格化方式,每个网格员对应一组走访组,确保走访时不漏户,不走重,做到“户户到、人人见”,对于外出务工的村民,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建立联系,确保走访全覆盖。”仲山镇程庄村村民孟根存告诉走访的镇党委书记王保民,现在的生活让他感到很幸福。民情大走访开展的同时,全镇的诸多志愿者纷纷加入走访队伍,与镇村干部一起走进村民家中,调查民意,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团市委主要负责人带领“民情书记”团队到联系社区任城区仙营街道东红庙社区新天地花园小区开展走访活动时,与社区党支部负责人、小区业主委员会负责人、网格员、居民代表等积极对接,第一时间摸清了小区总体建设发展情况以及居民户数、党员数等基本情况,为听民意、察民情奠定了基础。目前,“民情书记”已举办“拉呱说事”听民意活动4次,累计走访、接待居民120余户,征集意见建议80余条。掌上济宁讯(通讯员刘儒静任宏章)按照市委民意“5”来听行动工作部署,团市委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创新活动形式,深入社区走访联系服务群众,持续推动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转变作风,努力为联系社区增添青春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