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中心 多媒体专区 图片报道 颁奖盛典 祭孔大典 高新技术博览会 现代生态农业 县区主题活动 媒体聚焦
 

 
首页>>2006国际孔子文化节>>文化节要闻
2006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侧记
2006-09-27

 

东方圣城济宁新闻网

2006-09-27

】 【打印】 【关闭

 

 

  又是菊舞彩枝时节,和煦金风再一次催开文化奇葩。9月26日晚8时,披上节日盛装的圣城曲阜嘉宾云集,杏坛剧场高朋满座,2006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暨两岸孔子文化交流周活动开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

  "我们共同纪念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57年,并希望通过本届
盛会,进一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深两岸文化交流,促进开放合作发展,加深台湾各界人士对"东方圣城"的了解,扩大济宁与台湾地区的文化交流与经济技术合作,携手谱写友好交往共同发展的新篇章。"市委副书记、市长吕在模在主持开幕式时的讲话道出了本届孔子文化节的主题和目的。

  孔子的思想像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种,它照亮了东方乃至世界两千五百多年,薪火相传。孔子的思想像一条永不断流的泉源,它滋润了华夏民族乃至世界许多民族心灵的沃土,生生不息。

  难怪在20世纪末叶,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时发出了"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到2500年前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的宣言。这个宣言穿过数千年的历史尘埃,在新世纪的门槛上,将世人的思绪重新拉到2500年前的孔子思想里,人们又重新发现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历史与时代价值。

  全国政协副主席周铁农宣布开幕后,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林澄枝,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海协会副会长王在希,国家旅游局副局长杜一力,山东省副省长张昭福等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随后举行了大型文艺演出《和之韵》。

  庄重典雅的杏坛剧场,由数字控制的声、光、电、影等现代化舞美手段,把现场装扮得流光溢彩,使人们感受到古典与现代的和谐相融、交相辉映。数千名国内各界人士、国外友人聚集杏坛剧场翘首等待精彩文艺节目的演出,尽情享受这次艺术大餐。

  来自中央电视台的周颖、李红和来自海峡对岸的黄安共同主持了文艺晚会。整场晚会分为人和、地和、天和三部分,突出了孔子博大精深的文化,突出了两岸和平共荣的历史取向,突出了两岸人民的和谐相处,用高文化内涵的精品节目演绎与诠释悠远灿烂的孔子思想与博大深邃的儒家文化,呼唤中华儿女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归属感。

  孔子作为中华文化的先圣,其核心思想就是"和"。他的仁、义、理、智、信的提出,是对"和"的外延和内涵的细化,它以"仁"为基本内核、以"礼"为外在实现形式,以"和"为精神风韵,倾注着对人类自身存在与发展等问题的无比关心,饱含着对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无限情怀。晚会以大型舞蹈《中华大家园》开场,体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在获得了飞速发展后,华夏各族儿女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他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在音乐《相亲相爱一家人》的氛围中,几位来自台湾阿里山的原住居民,他们刚刚从台湾来到曲阜,参加本届孔子文化节,并从阿里山捎来了他们世代相守的故乡泥土。这些泥土将与取自中华文化标志城选址地九龙山的故土相汇,成为来自全国34个省份支持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首期项目《中华故土地图》的第一捧土,以此表达台湾3000万人民对祖国大陆的深厚感情。  在第一篇《人和》中,郁钧剑的《家和万事兴》,新疆少年阿尔法的《青春舞曲》、《你是我的玫瑰花》,仝潇华的《为祖国祝福》等节目博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家庭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两岸的和谐是两岸繁荣的保障,"和"是两岸人民共同的希望。孔子早在战国纷争时期就看到了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并发出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呼唤。当海天变为一色,当海水被亲情暖热,我们共同期待台湾拥入母亲怀抱的一刻。这一刻将是举国欢庆的时刻,将是两岸亲人相拥而泣的时刻,将是无数家庭团聚的时刻,更将是祖国大家庭构建空前和谐的时刻。第二篇《地和》更是以李谷一的《我和我的祖国》、《乡恋》,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根脉相连》,李光羲的《祝酒歌》等体现了两岸人民的美好愿望,并将晚会推行了高潮。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孔子钓鱼时,只用一竿一钩,不用纲绳多钩。弋射时,只射飞鸟,不射栖宿之鸟。这说明孔子强调"天人合一",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这样的生态环保思想,并且是从精神信仰上来解决生态环保问题的"深度生态学",提倡保护动物,反对人类竭泽而渔式地向自然界索取。在第三篇《天和》中,舞蹈《千手观音》、龙飘飘的《昨夜星辰》、歌伴舞《中国龙》,以及著名歌星孙楠的《你快回来》、《拯救》等歌曲深受大家的喜爱。整场晚会在大型主题歌伴舞《千古孔子》中圆满结束。

  晚会的风格呈现出高文化韵味与浓厚的历史气息相结合;深情演绎两岸骨肉亲情血浓于水;动静之间形式多样,呈现当代文化多姿多彩;历史与现代、民族与国际化间穿梭,在演员与观众间产生了强烈共鸣。

  借用张昭福副省长在致辞时所讲,本届孔子文化节作为纪念世界名人之盛典、展示中华文化之舞台、开展两岸交流合作之良机、联接四海友谊之纽带,必将开出灿烂的文化之花,结出丰硕的经济合作之果。

编辑:
页面功能 【查看评论】 【 】 【打印】 【关闭

为了获得最佳浏览效果,建议使用IE5.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真彩方式浏览本网站

鲁ICP备05034098号 新闻刊登批准文号:鲁新闻办[2003]16号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不得翻录或转载

关于我们 广告业务联系 E-mail:jnrbs@163.com Tel:0537-2343210

地址:山东省济宁市红星东路42号,邮编:27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