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上济宁讯(记者 张静涵)5月17日上午,济宁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会议围绕市社科规划课题,介绍了市社科规划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立项情况。
应要求,济宁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于2013年3月成立了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出台了《济宁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管理办法》,首次正式启动社科规划项目。
记者在发布会上获悉,济宁市社科规划项目有三种形式。(一)评审制。每年一次,3月启动,4月召开专家评审会议立项,当年结题。(二)委托制。市委、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提出申请,经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批准,报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备案,即:该职能部门受市社科规划办公室委托,按有关规定组织开展课题的申报、评审立项、中期检查及课题结题鉴定。(三)招标制。对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经市社科规划领导小组批准,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确立课题研究人员,进行课题立项。近年来,三种形式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今年,社科规划项目工作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宽进严出”原则。为保护社科工作者的积极性,繁荣发展市社科工作,对项目申报立项数量比例适当提高,由2020年的60%提高到今年的70%。同时,加强项目的中期管理和成果鉴定,严把验收、结题关,维护社科规划项目作为市级规划项目的严肃性和严谨性。二是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优化社科规划项目的选题、申报、立项、中期管理、成果鉴定、结项等重要流程,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多个平台面向社会公开发布,接受社会方方面面的监督。三是注重创新的原则。根据形势发展变化和市委、市政府的工作要求,今年社科规划项目实施重大改革创新,设立了重大应用对策研究专项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暨爱国主义教育研究专项。
此外,记者了解到,今年的社科规划项目立项工作是3月份开始启动的。为发挥好社科规划课题的导向作用,便于广大社科理论工作者选题,社科规划办列出79个指导性题目进入2021年济宁市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课题指南,涉及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旅游、新闻传播、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教育学、心理学,历史、文学等多个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