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央媒看济宁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圣地摄影
  • 文化周末
  • 新视野
  • 产业经济
  • 民生新闻
  • 镇街新闻
  • 金融界
  • 社会与法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人事人才
  • 教科文
  • 本网出品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e闻e事 >
“十四五”,有“数”
2021-03-16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作者:编辑:张霄婷
  • 年轻人不知道学啥专业?不知道哪些行业更有前景?从12日公布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在数万字的“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有相当一部分篇幅都在提及一个名词——数字经济。文中强调,要加快建设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数字中国。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

    •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关键算法、传感器等关键领域,加快推进基础理论、基础算法、装备材料等研发突破与迭代应用。

    •加强通用处理器、云计算系统和软件核心技术一体化研发。

    •加快布局量子计算、量子通信、神经芯片、DNA存储等前沿技术。

    image.png

    •加强信息科学与生命科学、材料等基础学科的交叉创新。

    •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网络安全等新兴数字产业,提升通信设备、核心电子元器件、关键软件等产业水平。

    •构建基于5G的应用场景和产业生态,在智能交通、智慧物流、智慧能源、智慧医疗等重点领域开展试点示范。

    image.png

    •深入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众包设计、智慧物流、新零售等新增长点。

    •加快发展智慧农业,推进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数字化改造。

    ◀加快数字社会建设▶

    •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

    •积极发展在线课堂、互联网医院、智慧图书馆等,支持高水平公共服务机构对接基层、边远和欠发达地区,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辐射覆盖范围。

    image.png

    •加强智慧法院建设。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互联网+公共服务”,创新提供服务模式和产品。

    •将物联网感知设施、通信系统等纳入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建设,推进市政公用设施、建筑等物联网应用和智能化改造。

    •构建城市数据资源体系,推进城市数据大脑建设。探索建设数字孪生城市。

    image.png

    •建立涉农信息普惠服务机制,推动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

    •推动购物消费、居家生活、旅游休闲、交通出行等各类场景数字化,打造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新型数字生活。

    •加强全民数字技能教育和培训,普及提升公民数字素养。

    •加快信息无障碍建设,帮助老年人、残疾人等共享数字生活。

    ◀提升数字政府建设水平▶

    •扩大基础公共信息数据安全有序开放,构建统一的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和开发利用端口,优先推动企业登记监管、卫生、交通、气象等高价值数据集向社会开放。

    •开展政府数据授权运营试点,鼓励第三方深化对公共数据的挖掘利用。

    •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集约建设政务云平台和数据中心体系,推进政务信息系统云迁移。

    •加强政务信息化建设快速迭代,增强政务信息系统快速部署能力和弹性扩展能力。

    •全面推进政府运行方式、业务流程和服务模式数字化智能化。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功能。

    •加快构建数字技术辅助政府决策机制,提高基于高频大数据精准动态监测预测预警水平。

    •强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应对中的运用,全面提升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建立健全数据产权交易和行业自律机制,培育规范的数据交易平台和市场主体,发展数据资产评估、登记结算、交易撮合、争议仲裁等市场运营体系。

    •加快推进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基础性立法,强化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

    image.png

    •完善适用于大数据环境下的数据分类分级保护制度。

    •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体系。依法依规加强互联网平台经济监管,明确平台企业定位和监管规则,完善垄断认定法律规范,打击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探索建立无人驾驶、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监管框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

    image.png

    2021年2月1日,深圳市坪山区首辆智能网联无人驾驶巴士“熊猫公交”上路。

    •健全数字经济统计监测体系。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