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点大图
  • 头条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25楼会客厅
  • 时政要闻
  • 央媒看济宁
  • 今日热点
  • 济宁经济
  • 视听济宁
  • 图说济宁
  • 圣地摄影
  • 文化周末
  • 新视野
  • 产业经济
  • 民生新闻
  • 镇街新闻
  • 金融界
  • 社会与法
  • 公安交警
  • 今日时评
  • 健康生活
  • 人事人才
  • 教科文
  • 本网出品
  • 本网独家
  • 精彩专题
  • 数字报
  • 县区之窗
  • 今日关注
  • 济宁城事
  • 时政要闻
  • 县区之窗
  • 济宁经济
  • F25客厅
  • 今日热点
  • 视听济宁
  • 央媒看济
  • 本网独家
  • 今日时评
  • 精彩专题
  • 房产 车市
  • 文化周末
  • 财经 旅游
  • 圣地摄影
  • 通讯员
  • 济宁论坛
  • 数字报
  • 掌上济宁
主页 > 聚焦山东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 >
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山东省二〇二一年工作动员大会精神解读③
2021-02-21 来源:大众报业·大众日报
  • 作者:编辑:张霄婷
  • □ 本报记者 赵丰 毛鑫鑫

    山东省2021年工作动员大会指出,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我们迎来了高质量发展的“黄金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要以落实重大国家战略求突破,以畅通经济循环求突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学者表示,我省应在服务国家大局中找准方位,发挥战略平台叠加、产业体系完备、市场潜力巨大、动能加速转换的比较优势,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探索路径,助力实现“七个走在前列”“九个强省突破”。

    作为我国由南向北扩大开放、沿黄省区由东向西梯度发展的战略节点、河海交汇的统筹地带,山东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有责任、有能力,也有优势发挥龙头作用。

    “黄河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山东在战略规划编制、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山东大学教授、黄河国家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余东华表示,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家战略平台在山东集聚明显加速。以黄河战略为牵动,统筹各类国家级战略平台,实现“多区联动”,要按照“规划引领、生态优先、科技先导、项目支撑、流域协同”的基本思路,既在项目建设、平台建设、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出实招、硬招,也要在体制机制创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出好招、高招,努力将山东打造成黄河流域绿色生态大廊道、改革开放先行区、科技创新策源地、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新的经济增长极。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加快提升区域协调发展势能。省发展改革委蓝色经济区(黄三角经济区)建设指导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加快三大经济圈融合一体发展,要发挥以济南为中心的省会经济圈在黄河流域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先试优势,突出以青岛为中心的胶东经济圈黄河流域重要开放门户和陆海交通走廊功能,放大鲁南经济圈在转型发展等方面作用,推进三大经济圈、城市间统一规划、分工协作、特色发展,整体提升山东半岛城市群要素资源集聚水平。

    加快提升半岛城市群能级,还需进一步激发城乡融合发展活力。“加快城乡融合发展,要以县域为整体,把县城、主要乡镇和有资源的村庄,通过发展廊道连接起来。推进县域交通网络、市政设施、信息化等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立完善城乡设施一体化管养体系,推动乡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提档升级。”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城镇化综合协调处处长王德荣说,下一步将加快编制、印发城镇化与城乡融合发展规划,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有关政策和改革举措率先在试验区落地见效,加强试验区监测指导,尽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

    落实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加快释放陆海统筹发展潜力。山东省港口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霍高原表示:“山东港口将发挥好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链接作用,把握好RCEP协议签署等历史机遇,加快构建以港口为枢纽的现代集疏运体系,打造东北亚国航运枢纽中心。围绕小清河复航,探索推进河海联运,延伸港口服务功能、辐射范围,降低物流成本。”

    “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切需要构建与其相适应的产业体系。”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研究室主任王茂庆说,我省将突出产业基础再造,重点围绕“十强”产业建链强链补链。突出培育优良产业生态,分行业打造一批规模大、技术强、品牌响的“领航型”企业,增强对整个产业链的带动力。启动新一轮中小企业专业化能力提升工程,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与“领航型”企业的协同创新、配套合作,促进大中小企业共建产业链、互通供应链。

    用数字化重新定义传统产业,工业互联网正是全方位打通产业链、供应链的有力手段。去年,工信部复函省政府支持山东创建国家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区,为我省工业互联网发展持续走在全国第一方阵提供了难得机遇。

    “我们将以加快示范区建设为总抓手,建立部省共同推进机制,推动更多国家资源向山东倾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互联网处处长李永华表示,下一步要抓紧印发实施《山东半岛工业互联网示范区建设规划》,加快确定性网络、标识解析节点、国家级平台应用创新推广中心等重大项目建设,新开通5G基站4万个,推动5G网络部署从社会公共区域转向产业应用领域,深化“个十百”平台培育工程,不断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

    会议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落实“三个坚决”,最终要体现在人民生活改善上,今年困难再大,也要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2021年山东将力争新增城镇就业110万人以上。“今年的就业工作将持续筑牢‘稳的基础’、守住‘保的底线’,拓宽就业渠道,实现稳中有扩、以扩促稳,确保就业局势稳定。”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与失业保险处处长衣军强介绍,在强化就业优先政策的基础上,紧盯重点群体精准制定帮扶政策,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新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各200所以上,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再提高5%左右……山东努力把群众关心的事情切实办好,让劳有所得机会再多一些、学有所教条件再好一些、老有所养水平再高一些、病有所医保障再实一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关新闻
    济宁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济宁日报社 联合主办
    鲁ICP备1020855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37120180009
    中国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本网举报电话:0537-2343210 举报邮箱:jnrbs@163.com
    济宁报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 东方圣城网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Copyright © 2020 www.jn001.com 联系电话:18605373500
    鲁公网安备 37080202000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