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刘菲 胡碧源)3月16日,济宁高新区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第1场)强化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护航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举行。此次发布会由济宁高新区党政办公室(宣传)与济宁市审计局高新区审计分局联合举办。济宁市审计局高新区审计分局向现场十余家省、市、区媒体介绍了分局2022年审计工作情况及2023年审计工作规划。
近年来,济宁市审计局高新区分局在市审计局及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立足经济监督,聚焦主责主业,深入开展研究型审计,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促进济宁高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连续13年被济宁高新区管委会表彰为目标管理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2022年,济宁市审计局高新区分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经济责任审计、政府投资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国有企业审计等6大板块精准发力、全力攻坚,研究型审计贯穿始终,共计完成审计项目57个,促进增收节支2.2亿元,审计提出建议235条,16篇审计报告、专报、信息得到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市审计局领导肯定性批示,各新闻报刊、媒体网站共刊登审计信息宣传稿件41篇,《中国审计报》《济宁日报》对高新区审计分局工作进行了宣传报道。
2023年,济宁市审计局高新区分局将认真落实党工委、管委会和上级审计机关部署要求,锚定“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的目标标准,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党工委管委会决策部署提供可靠依据和重要参考,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助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深入学习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党对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下开创审计新局面,全面增强审计监督作用;聚焦审计主责主业,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发挥职能作用,推动高新区经济高质量新发展;守正创新争一流,在改革创新上激发审计内生动力,全面提升审计业务质量和能力。
紧盯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审计,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围绕预算执行等方面深入开展财政预算执行审计,重点关注专项政府债券等政策落实情况,审查就业、乡村振兴、教育医疗、重大项目等专项资金筹集、管理使用情况,同时关注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监督、保值增值等方面的问题,力争通过审计促进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升财政资源统筹力度,推动重大战略重大项目落地见效,全面推进财政工作提质增效。持续加强对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重大政府投资项目的审计力度,建立全区政府投资项目数据库,探索创建运用BIM、GIS等技术的数据分析团队,实现审计技术升级和流程再造,确保项目审全审深审透,促进重大项目投资审计提质增效。加大对重点行业的审计力度,对教育、国有企业、镇街村级管理等行业实施系统专项审计,强化系统思维,优化对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审计规划,制定中长期审计项目计划,分期分批有步骤地开展行业系统审计。
2023年拟开展高新区区属国有企业审计、教育资金投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及5个街道监管的部分村级财务收支及其他事项专项审计,实现对行业政策落实系统性审计,对重点资金全链条穿透式审计。积极探索与纪工委监工委、巡察协同联动的工作机制,通过深化研究型审计,分析研判新情况新问题,力争巡察、审计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实现优势互补、深度融合,形成纪巡审协同的监督合力。
民生审计作为审计部门承担的一项重要任务,2023年,济宁市审计局高新区分局将持续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事,加大对教育、拆迁安置、疫情防控等方面重点项目资金审计力度,揭示民生领域存在的问题,关注问题背后深层次原因,推动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