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济宁讯(记者 薛坤 通讯员 马朋)为进一步规范辖区内汽车维修行业生产经营行为,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工作,3月1日起,济宁高新区交通运输管理局监察五大队按照局工作会议部署,对接庄辖区范围内汽修业开展摸排和登记造册工作,全面掌握行业情况。
针对接庄辖区汽车维修企业普遍规模小、分布散的情况,执法人员开展地毯式摸底调查工作,逐一详实登记,不漏一家一户,形成一手汽修企业监管台账。并对汽修企业从业人员安全教育情况、灭火器和消防设施配备、主要维修、检测设备是否具有明确的使用和保管人等情况进行检查。重点对从事钣金喷涂业务的专项维修业务企业,检查烤漆房的过滤箱、活性炭、过滤棉等废气处理介质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当场指正,立即整改。要求企业对存在的问题查明原因、明确责任、落实整改。严格落实废气处理、危险废物管理要求,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及时消除事故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保障生命财产安全。
经过前期摸排,没有发现符合一、二类标准规格的维修企业。截至3月15日,调查摸底三类维修企业33户,调查具体包括企业的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经营范围和是否涉及环境污染等情况,为今后开展环境污染专项整治活动提供基础数据。
下一步,监察五大队将持续开展汽车维修企业摸排工作,压实企业安全生产及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提升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强化管理,赋能绿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