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7日
第06版:第六版

镜中岁月

邱素芬(兖州)

俗话说,“三十八,花一花”。从前听着只当是句俗语,后来,到了自己的三十八岁,也未将它与自身关联。直到今天,闲坐沙发翻杂志时,忽然发现那些原本方方正正的字,竟模糊成了一团晕染的墨。我像个较真的摄影师,小心翼翼调整着眼睛与书页的距离,一点点往后挪,直到书页离得稍远些,那些字才慢悠悠地清晰起来,鲜活得仿佛要从纸上跳下来。

字看清了,心却猛地一揪。莫非,自己真的花眼了?反复试了几次,书页远则清、近则糊,事实确凿得让人无奈。

我对着空气喃喃自语:难不成,往后真要配副老花镜了?这么一想,倒忽然觉得好笑——年轻时没能戴上眼镜的那点遗憾,或许这下真能补全了。

说来也奇,我从小到大从没刻意护过眼睛,视力却好得不像话。上小学时,绝大部分家庭都没有固定的学习桌,只能用吃饭的小方桌来代替,我连这都省了,直接趴在炕上写作业。大人不管,我也不觉得别扭,可眼睛愣是没受半点委屈。那时的我们多快活啊,上课认真听,下课撒欢儿跑,没有手机、平板、电脑这些亮闪闪的东西盯着眼睛,作业也少。整个学校转一圈,想找个戴眼镜的都难。

进了高中,学习压力像潮水般涌来。我跟着同学在昏暗的路灯下背过单词,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过书,身边的人一个个架起了眼镜,度数高高低低,唯有我的眼睛依然清明如初。可我依然没觉得庆幸,还有那么一点小小的失落。

近视镜终究是没戴上,后来夏天偶尔戴副太阳镜,也算圆了年轻时那点莫名的念想。

如今,老花眼到底还是来了。我摘下刚试戴的老花镜,世界在眼前柔软地晕开。原来岁月送我的不是一副眼镜,而是一枚温柔的印章,轻轻盖在人生的书页上——提醒我,这一程山水平仄,我都真切地走过。

2025-09-17 2 2 济宁晚报 content_212178.html 1 镜中岁月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