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02日
第04版:

田黄笨鸡香

张云雷

炖笨鸡是邹城田黄镇的名吃。当地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没吃笨鸡,别说你来过田黄”。

据《田黄镇志》记载:“田黄居民素有散养笨鸡的悠久传统。笨公鸡煮熟后肉香,汤香,少腥味,不腻,耐嚼,营养价值高,无论哪种吃法,均风味独特”。

田黄当地人宰杀一只笨鸡,褪毛出血,将肉切成方块,大小适中,在铁锅内放油加热,煸炒爆香。加入鸡肉,翻炒至变色,调入佐料,加水高过鸡肉,劈柴大火烧开,文火慢炖。笨鸡肉色泽光亮,肉质劲道,滋鲜味美,清香扑鼻,百吃不厌。

笨鸡肉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是补充蛋白质的最佳食品,适合老年人和心脑血管患者,而鸡肉和鸡汤对于体质虚弱和病后、产后人群也是较好的补品。不论是田黄当地人,还是外来游客,只要看到劈柴炖笨鸡上了桌,就没有了对“馋虫”的抵抗力,吃一口就舍不得放下筷子,吃一次就会终生难忘。

世人爱吃鸡,招待好友贵客也多用鸡。因此,田黄人喜好杀鸡待客,只有贵客或重要节点才能用鸡做菜。元代王祯所撰《王氏农书》中就有“古人多以鸡黍为馔,贵其色味之美也”这样的记载。清代大才子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断言:“鸡功最巨,诸菜赖之。如善人积阴德而人不知”。

田黄笨鸡以山上散养笨公鸡为最好,这种公鸡吃草籽、虫子、喝山泉水,鸡冠大而红,性烈好斗。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太阳是玉皇大帝的女儿,名叫彩枝,掌管着人间的温暖和光明。

后来彩枝因为触犯了天条,被打入了阴曹地府。从此,天黑七年不知晓,地黑七年不知明,庄稼和山林里的树木都不能生长,人们分不清白天黑夜,就烧香许愿,求神拜佛,祈求菩萨保佑早日见到阳光。

菩萨知道后,就决定让彩枝出来戴罪立功。派鹅去通知彩枝,鹅来到阎王殿门外,大叫了三声,不见彩枝应答,由于害怕里面的阴森,就回去向菩萨报告。菩萨又派鸭子去叫,鸭子到了阎王殿门外,站在外面也大叫了三声,不见彩枝出来,也赶忙回去给菩萨回报。

菩萨又派公鸡去叫,公鸡到了阎王殿,站在门外接连大叫起来:“彩枝出来啊,彩枝出来啊!”声音特别的大,但除了空旷的回音外,根本没有任何回应。公鸡就往森罗殿里面走去,它边走边喊,一直走完了十二殿,喊完了十二殿,声音一直传到了东山背后。

彩枝听见了叫声,想起自己犯了天条,又叫得这样急,怕遭到杀身之祸,只好红着一张脸慢慢从东山脚下爬了出来。公鸡见了,高兴地跑上去迎接她,并把菩萨要她戴罪立功的旨意告诉了她。从那以后,彩枝牢记自己违反天条的教训,每天早上都准时从东山出来,把光明和温暖重新带给了人间,而公鸡也会每天早上打鸣迎接彩枝的到来。

公鸡回到菩萨那里,报告了它去找彩枝的经过,菩萨说它胆大有功,赐给它一件大红袍和一把红木梳子,梳子上面还有两根漂亮的红绸带子。

公鸡骄傲地穿上五彩大红袍,但是不会用梳子,它把梳子背放到自己头上,梳子齿朝向天上,年深日久,梳子就长在了肉里面了。

从此,公鸡头上就有了鸡冠子,上冠是红木梳,下冠就是红木梳上的两根红绸带子。

传说的真假我们不必多说,但田黄笨鸡的美味诱惑是挡不住的。北方的冬天寒气袭人,亲朋好友围坐在餐桌旁,一人一碗炖笨鸡,热热乎乎,吃得汗津津的,暖胃驱寒,舒服极了。

2022-01-02 张云雷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9245.html 1 田黄笨鸡香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