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精辟概括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号召全体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努力为党和人民争取更大光荣。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必须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继承发扬伟大建党精神,赓续传承红色基因,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力量,扛起时代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全部力量。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铸牢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信仰。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之源。一百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其中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形成的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形成的北斗精神、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诠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精神力量,这是我们从胜利不断走向胜利的“传家宝”。党员干部必须在学习中,深刻感悟伟大建党精神是支撑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信心的强大精神支柱,是鼓舞我们应对风险挑战、攻坚克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激励我们践行党的根本宗旨、担当职责使命的坚实信仰基础。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魂”,强化立足本职干事业的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我们党之所以能成就今天的伟业,就是因为有无数无私奉献的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自觉在党的领导下,埋头苦干实干,默默地用自己的汗水和才智服务人民、回报时代。对标伟大建党精神,必须把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作为根本政治担当,毫不动摇地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扎实认真地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和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立场这一根本政治立场,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全力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
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根”,坚定着眼未来开新局的信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党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伟大事业都是始于梦想、基于创新、成于实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必须从党的百年奋斗历史中汲取丰厚营养,从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中总结经验,深刻领悟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实践要求。用历史经验启迪智慧,勇立时代潮头,发扬共产党人富于进取的思想品格,自觉践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破除因循守旧、消极懈怠的思想,打破路径依赖、定势思维,在谋划、推进、落实工作的各个环节开拓进取、砥砺奋进,做到谋划工作有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意识,推进工作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要求,落实工作有贯彻伟大建党精神的标准,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持续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确保把每一项工作都抓紧抓实,抓出成效。牢记光荣使命,勇于担当负责,积极主动作为,在振兴中彰显担当,在实干中不辱使命,努力开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局面。
(作者系山东省乡村振兴局副局长、全省政德专题研修班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