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0日
第03版:

习近平扶贫思想在济宁的贯彻实践

■黄帅晴

党的十八大以来,济宁市始终秉承正确脱贫理念,将脱贫攻坚作为党的重大历史性政治任务,发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思想,为济宁市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镌刻出一张美好的时代答卷。

党的统一领导提供坚实政治保障。习近平同志强调,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责任扛在肩,记心头,方能全方位落实保障。济宁市实施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抓落实,市县乡村四级党组织联动的工作机制,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深入一线现场办公解决实际困难问题,提升脱贫攻坚实效,四级书记带头,层层压实责任,各级干部积极参与,对贫困村、贫困户实现年遍访、全覆盖。出台制定了济宁市《“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指导性文件,并制定配套政策规定。济宁市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195个,全市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8.24%,实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省扶贫重点村全部摘帽,黄河滩区迁建工程全部完成。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共同富裕的道路越走越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要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着力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主要目标,持续改善民生问题。学有所教。济宁市贯彻教育扶贫优先,推行为贫困家庭学生建档立卡、发放补助、免除费用等措施,全面做好控辍保学,认真实施雨露计划和技工教育。病有所医。济宁市构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机构减免、医疗救助、医疗商业补充保险、重特大疾病医疗再救助“六重保障”,创新实施贫困人口大额医疗费用支出保障保险,推进“一站式”即时结算。老有所养。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为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居民养老保险费,对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允许提前5年领取养老金。住有所居。济宁市按照“宜固则固、宜建则建、宜养则养、宜租则租、宜保则保”的要求,实施多渠道综合贫困村居住房保障,圆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厕改覆盖率位居全省前列。

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要充分发挥政治优势,调动社会各方力量投身扶贫工作。组建市县乡三级帮扶机构。济宁市组建“万名干部下基层”服务队,市县两级选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与省派干部组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队。投身“百企帮百村”。采取产业、商贸、就业、捐赠扶贫等多项举措开展政府领导、民企帮扶、社会参与的扶贫模式,实现村企互惠双赢。共建爱心小屋。深入实施“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为8至14岁家庭困难儿童建档立卡,改善学习生活环境,做法经验在全省推广。

用发展的眼光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习近平同志强调,扶贫要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开对了“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扶贫脱贫需要深入调研,精准施策,对症下药。扶贫到点上。全市2.36万名帮扶责任人分别与贫困户或即时帮扶户“结对子”,实现了帮扶工作点对点。扶贫到根上。摸清扶贫对象的致贫因素,从每户每人盘清致贫根源,开展“六核对一规范”精准识别活动,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其做法在全省脱贫攻坚现场会上得以推广。扶贫全面彻底,不漏一户一人,避免了平均数掩盖大多数的问题。

勠力同心,形成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人心齐,泰山移。”习近平同志强调,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力量。济宁市广泛调动社会各方力量,全市社会组织累计投入人员9.68万人次,以产业扶持、慈善援助、医疗救助、志愿服务等形式助力脱贫,形成全社会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氛围。传统文化赋能。曲阜市实施“八个一”精神扶贫专项活动,创新实施“育德+扶志+解困”模式,用儒家优秀传统文化滋养贫困群众心志,获评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志愿互助协力。泗水县微公益协会致力于贫困家庭少年儿童救助,“希望小屋”儿童关爱项目获评“中国社会组织扶贫案例50佳”。“1+N”模式兜底。建立了第一书记、帮扶责任人、村干部和社会志愿者等多方参与的“1+N”帮扶体系,摸清原因、理清思路、针对帮扶,打通扶贫政策落地的“最后一米”。

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少搞一些盆景,多搞一些惠及广大贫困人口的实事。济宁市严把要求,坚决抵制“面子工程”,摒弃繁文缛节,以能办事、会办事、办成事为准则,确保脱贫的可持续性。“先救助、后审批”。简化对低保、特困供养范围内贫困人口的临时救助审批程序,贫困户低保和特困救助覆盖率达到56%。清单式管理。与扶贫部门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对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方式按照鉴定安全、改造安全和保障安全分别建立了保障清单。全方位监督。分期分批按时定点进行实地督导检查,按时完成全市国标建档立卡贫困户核验。可持续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核心标准,完善贫困人口和贫困村退出机制,通过“县乡自查、市级抽查、行业部门专项评估”,健全完善了贫困人口和贫困村退出考核办法,保障了脱贫质量。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讲师团)

2021-10-20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82592.html 1 习近平扶贫思想在济宁的贯彻实践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