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5月29日
第04版:

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孩子

付振双

5月一过,紧接着到来的6月第一天,是孩子们一年年追逐的盛世。

这不,今年的六一又要到了,我们学校利用课余时间,对庆祝会进行了周密编排。

按捺不住欢喜的孩子们,紧锣密鼓地排练起节目,少不了歌唱、舞蹈、演讲和吹拉弹等各种才艺展示。我以工作人员的身份,全程观看了预演。

虽然孩子们的疏忽还是随处可见,但我从他们表演中,知道那些疏忽,更体现着一种平实之美;细微处,虽不事雕琢,却清新自然,涤荡着不洁之气,彰显着向上的生命力。

老实说,对于身份的转变,我还是觉着有些怪,尤其是当一些孩子的眼神与我对视,他们纯净的眸子,如水洗过;难掩的自信,如初生牛犊,这些都是我曾熟悉的,可现在,竟有了深深的感慨。

父亲和母亲从来都没有过六一,我们小时候,都还不富裕,但每到六一,父母准许我痛痛快快地疯跑上一天,即使刮破了衣裤也不打骂,到家了还管上一顿好吃的,虽然那只是缠着几小块肥肉的白面面条。这种饭,恐怕现在的孩子都不愿吃了。儿时我追六一,也是因为能好好吃上一回。

那年月,不是所有的六一都有学校组织的演艺活动,要是有,也多是各班演各班的,隔班互不打扰。有一次,见大家你争我抢地上去唱歌,自己也忍不住加入其中。可等到上台,唱着《兰花草》,才哼了几句,便奇迹般地跑到了《童年》上。大家哄堂大笑,我因此赢得了“小跑”的外号。

走调的经历深深影响了我,简直是阴影,让本就内向的我更加封闭,并直至现在,都不敢再轻易展示唱功。而反面看来,我们多给孩子赞美,绝不是虚而无益的。

眼见着面前的这些孩子们,我觉得他们很幸福。精彩还在上演,美好还在继续,想来他们不用做梦去想吃什么东西了。面对失误,更加开朗的他们,多了些泰然处之的心境,而无所畏惧了。他们的六一,比我要好上许多。

《小王子》在开篇献词中说,这是一部献给大人的童话,“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孩子——尽管他们几乎不记得这一点”。那么,曾经是孩子的我们,与儿童年龄拉远,同纯真不断远离,如此,在前行的路上,又是否记得自己曾经的年少,还有追过的六一的滋味呢?终归,它们都要成为符号,装点所有孩子的梦。

2021-05-29 付振双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70467.html 1 所有大人都曾经是孩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