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节就要到了,孩子们在这天会收到心仪的礼物,还用表演来庆祝自己的节日,所以心里格外高兴。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乏描写儿童的诗歌,我们能够从中体会那时的童真童趣。
最贪玩的儿童
贪玩是儿童的天性,他们有的喜欢捉蝴蝶,有的喜欢放风筝,还有的喜欢捕鸣蝉,等等。
宋代朝诗人杨万里的《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写了一位捉黄蝶的儿童,一直追到油菜花地里;因为黄蝶与油菜花颜色相近,结果再也找不到黄蝶了。
清代诗人高鼎的《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了儿童们放学后天色还早,赶紧趁着春风去放风筝。
清代诗人袁枚的《所见》:“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了一个牧童为捕捉树上的鸣蝉,赶紧闭上正在唱歌的嘴巴,生怕把蝉给惊飞了。
最专心致志的儿童
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一位垂钓的儿童,因为害怕被问路人惊走鱼儿,竟然远远地向他摆手,示意不要跟自己说话。你看他钓鱼,可真够专心致志的嘛!
最爱劳动的儿童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描写了一些孩子虽然不懂耕织,但也学着大人们在桑阴下种瓜。他们真是一群热爱劳动的孩子呀!
最悠闲自在的儿童
唐代诗人吕岩在《牧童》中写道:“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桑茶坑道中》写道:“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牧童们放牛之余,常吹吹笛子,睡个懒觉,倒也悠闲自在。
最聪明可爱的儿童
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舟过安仁》:“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写了两位儿童晴天坐在船中,撑开伞当船帆用,让风吹着伞前行,真是聪明可爱极了。
最淡定冷静的儿童
唐代诗人于鹄的《巴女谣》:“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写了一位巴地小女孩儿,骑着牛,唱着竹枝词,沿着盛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根本不怕天晚了找不着家门,因为她知道自家的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你看,这位小女孩面对夜幕降临,一点儿也不着急,可真够淡定的呀!
最热情好客的儿童
唐代诗人崔道融的《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写了一位儿童看到吹入钓鱼湾的小船,以为有客人来了,赶紧打开柴门,来迎接客人的到来。你说,他是不是很热情好客呢?
古诗里的这些儿童,是那么的聪明活泼,那么的天真烂漫,那么的顽皮可爱,不免让人心生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