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五
2019年05月17日
首页
第06版:

李冰有几个儿子 何民 世界文化遗产地都江堰,有一座名闻遐迩的寺庙叫二王庙,是游人到都江堰必去的地方。二王庙建在都江堰的玉垒山麓,依山势而建,庙貌巍峨,雄伟壮观。 二王庙是纪念都江堰的开凿者、秦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李二郎的祀庙,内有李冰和二郎的塑像,游人到此,都是怀着敬仰的情怀前往参观。而在参观之后,往往有一个不解之谜在心头:李冰究竟有几个儿子? 二王庙在相当长的时间都叫作“二郎庙”。关于二郎的说法,史载和民间说法都比较一致,那就是李二郎,即李冰的二儿子。李二郎因协助李冰修建都江堰,治水有功,所以受到后人的祭祀。既然史籍和民间都认为李二郎是李冰的二儿子,那么有人要问,李冰究竟有几个儿子?如果二王庙中的李二郎为李冰的次子,那么至少李冰还有一个长子,或许还有老三老四甚至更多,为何都江堰二王庙中只供奉了李冰和他的二儿子的塑像? 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得从史籍中去寻找答案。 据史料分析,李冰一共有三个儿子,且三个儿子都跟随李冰在川西治水,又多有建树。 李冰修建都江堰,按现在的标准来衡量,也绝对是一个巨大工程。在两千多年前,这个工程自然是全国重点工程了,不是十年八年之功能完成的,有可能要几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江堰建好了,那也只是整个都江堰水利灌溉系统的一部分,还得在川西平原上修建若干的干渠、支渠、毛渠,才能把都江堰的水引导到广大的农田中。 《华阳国志·蜀志》就详细记载了李冰修建这些河渠的情况。东面“冰乃壅江作堋,穿郫江、检江,别支流双过郡下”,南面“冰又通笮道文井江,径临邛,与蒙溪分水白木江会武阳天社山下,合江”,东北面“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邡,与郫别江会新都大渡。又有绵水,出紫岩山,经绵竹入洛,东流过资中,会江江阳”。 工程如此浩大,远非李冰一人之力能完成的,故有李冰三个儿子协助李冰治水之说。李大郎守雒口,就是今天的四川广汉,古时又称雒城、雒县,即“又导洛通山洛水”的洛水;李二郎守灌口,即都江堰;李三郎守大栅口,即今天四川崇州三郎镇。 在崇州三郎镇,因三郎协助李冰治水功绩显著,百姓还为他修建了“三郎庙”,长年香火祭祀。在三郎庙中,三郎神像居中,大郎、二郎为左右陪祀。三郎镇也因此而得名。 二郎守灌口,因协助其父李冰治水都江堰,功盖川西,是李冰三个儿子中唯一可以和李冰比肩的,也得以封王成神,在都江堰二王庙中与其父李冰共享香火,其名声远非大郎三郎可比。 李冰治水,功在千秋,二郎协助治水,同样功昭日月,老百姓由感恩而爱戴,进而崇拜,由崇拜而逐渐将其神化,这在中国历史上并不鲜见。 宋以后父子二人先后被敕封为王,清时雍正赐李冰为“敷泽兴济通佑王”,李二郎为“承绩广惠显英王”。以水利之功而父子二人同被敕封为王者,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大郎和三郎虽然功绩和声名不及李冰和二郎,但同样值得人们景仰。

2019-05-17 1 1 日报 content_660801.html 1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