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道 非常道 ——读梁金河《大道之源——梁启超真解》 管斌 《大道之源——梁启超真解》,新近由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面世。这是一本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大师梁启超诞辰145周年和戊戌变法120周年而作的纪实性、述评性新书。 这本新书在国内一线网购平台和深圳书市刚一上架,就立刻引起了积极反响。作者梁金河,是一位文化学者和著名财经记者,著有《中国经济方位》《圣地人大写意》《回眸十年》《隐者无疆》等多部作品,参与编撰出版《淮海经济区历史名镇集》《金融之光》丛书、《互联网时代的传媒+》等。 梁金河在梁氏文化研究方面成果卓著,考证并撰写了海内外梁姓认可的世界梁氏世系表。他是广东省和深圳市作家协会会员,深圳市齐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深圳国际金融研究会副会长。为创作《大道之源——梁启超真解》一书,十多年来,精心研究了海内外主要研究任公的重要作品800余万字。 梁金河关注梁启超,不仅因为他姓梁,更重要的是任公作为中国近代最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和学界巨子,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哲学、史学、法学等诸多学科均建树甚丰。《大道之源——梁启超真解》一书,是近年研究任公思想的一大成果。此书改变了传统传记作品写人叙事的创作手法,从家风教育、成长历程、追寻理想、创新思想等多维思考上,展示和记录了维新变法领袖、护国运动一线指挥者、五四运动导火索的直接点燃者、史界学界文化革命的主要旗手、新民思想的首倡与弘扬者梁启超伟大而又平凡,历尽沧桑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多视角发掘梁启超探寻民族思想与宪政救国理想的真迹。 梁启超是纵深多方位影响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他家风清正、家教有方,因“一门三院士九才俊”被誉为近代中国家庭教育的典范。为了探讨、突出任公思想领域的多维性,《大道之源——梁启超真解》采用了全视野多思路、新观点、大跨度的浑厚笔法,实现了作品融学术性、资料性于一体之特点。 为此书作序的是华中师大资深教授董方奎。董老是国内研究任公的梁学大家,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护国战争等近代史的多个专业领域及康梁国际学术方面,均有创新观点,成为海内外研究梁启超时间最久、涉及领域最宽泛、学术观点屡有创新的领军学者。他在梁启超认识的重新定位、重点领域的开拓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董老对《大道之源》给予高度评价:《大道之源》在结构布局上,抓住任公爱国救国、振兴中华及家教家风等重点内容落笔,作品让人耳目一新。金河在作品的第一章里就从时间上、内容上,大跨度的写完了任公一生的主要活动与经历。尔后再分为几个专题各自独立成章,如民族思想、任公与近代中外主要著名人物、任公思想最新研究、任公家谱世系文化等等,让人一步一步深入认识了“一个真实的梁启超”。这种融纪实性和学术性为一体的创作,我认为在写作手法和结构布局上是一个创新,也会很好的方便读者阅读。我欣赏这种创新。在这部作品中,金河针对研究任公的各类学术成果,大胆广泛的进行了引用,特别是打破了过去“引用加注释”的文章格式,重点突出研究成果者的原文原著和发表出处。我认为这是对原作者的至上尊重,也是行文结构和引文手法上的尝试创新。 董老特别指出:“日本很多知识分子在研究梁启超,梁的文章在文学界、学术界和日本的研究生群体受到特别的关注。最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理论界开始重视梁启超研究工作,这是一个很好的开端。特别是任公作为那个时代非常杰出的报刊主笔,他的思想研究在当今的新闻界也越来越广泛重视起来。由此,媒体人士梁金河先生在推出新著《大道之源——梁启超真解》一书,善莫大焉、功莫大焉!” 初读《大道之源》后,我在济南有机会采访了作者。梁金河高高的个子,说话虽慢条斯理,却透着资深媒体人士那种特有的敏感和睿智。这个老乡,从山东的媒体《济宁日报》南下广东,虽已在深圳工作二十多年,却还是讲一口浓浓的山东话。在这样一个各种思想激荡的时代,他又从事着热闹着的新闻工作三十多年,怎会心无旁骛,专注于梁启超呢? 几年前,在学习家族文化、追寻家族历史里那些正能量的优秀人物时,金河重点发现了梁启超。起初,只是从姓氏文化的角度去认识他、发现他、宣传他、弘扬他。后来慢慢省悟,那只是一个狭隘自私的意念,任公本身和他留下的精神财富,远不是一个姓氏家族所能承载的。一个大写的梁启超应该属于华夏,属于中国文化和人类文明史的一部分。 有一天,喝了半斤高度白酒的梁金河,在深圳的大街上散步。南风拂面,轻轻吹开了他的思绪。深圳领改革风气之先,任公领近代开明之先,作为一个时代的记录者,写好梁启超是使命和责任。叫什么书名才能真实表达心意?他抬望眼看了看宽阔、通畅的深南大道,大呼一口带着酒味的豪气:“大道之源!”也许是这位山东汉子的声音响亮了些,正在路旁的树上自惜羽毛的鸟儿,惊慌中飞向远处。 后来,我又精读《大道之源》,受益良多。这些年来,我和很多人一样在慢慢走近梁启超。正像金河在后记中所言:中国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人民在以最大公约数寻求国家繁荣富强的共同目标,现在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除了坚守自己的信仰,更应该传承祖宗留下来的智慧,能够看多远的过去,就能拥有多远的未来。发明“中华民族”一词的任公,他的部分夙愿开始慢慢实现,这是公正认识任公的最好时机。 梁氏幸有金河,一头扎进大河中,劈风斩浪追任公,承前启后乐融融。苦他一游就是十多年,凑其岸边稍息之际,问其游河之感,他摘下眼镜擦了擦镜片,望着大河说:“水很深!” 作者系《经济日报》高级记者,中国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