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6日
首页
第03版:

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依然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今年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是人类思想史上最重要的科学认识成果。当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自己的学说时,首先批判地吸收了以往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创立了被他们自己称为“新唯物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新的哲学实现了哲学史上的根本变革,使哲学第一次具有了真正科学的性质,成为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这是我们对马克思主义保持坚定信心、对社会主义保持必胜信念的科学根据。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动摇。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为我们的社会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但同时又应看到,马克思主义没有也不可能为现实实践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提供现成答案。因为它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因此,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指导实践,就不能教条主义地对待它,而是要从我们所处的具体实际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和探索所遇到的问题,并努力得出自己的结论。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我们党努力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同时,积极开展新的理论探索。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是紧密联系着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从这一具体实际出发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会取得新的具体认识成果,而且还会不断加深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和理解,促使我们从这一层次做出新的反思,使马克思主义不断融入新的时代内涵。当然,要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还需要有宽广的世界眼光,密切关注世界范围的新发展、新变化,并从整个人类社会的高度进行研究和思考。

因此,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需要立足时代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历史的脉络和走向。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变革,置身这一历史巨变之中的中国人更有资格、更有能力揭示这其中所蕴含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规律,为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中国的原创性贡献。要有这样的理论自觉,更要有这样的理论自信。要立足我国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更好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时也要放宽视野,吸收人类文明一切有益成果,不断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2018-05-06 1 1 日报 content_545791.html 1 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