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4日
首页
第08版:

为什么不能给老人加餐

北京大兴 张廷赏

回家过年时,大哥无意中给我说了这么一件事,大哥的二女儿艳清和她对象来做客。中午饭吃的是饺子,她见老母亲碗里所剩无几,出于礼貌和尊重,立马起身殷勤地又端起一碗,准备往老母亲碗里再添几个。

这时候,嫂子见状,瞪了她们一眼,惊恐万状飞快地冲过来,一个劲地喊着嚷着,就是不让她往老母亲碗里倒饺子。这边是艳清和对象高举的碗,那边是嫂子在用力阻拦,三个人你推我拉,一副热闹非凡打架的样子。她们后来都莫名其妙、十分不解地望着她们妈妈,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后来还有点急蒙了眼,一口一个地说:“再给奶奶吃几个,吃几个,让奶奶吃饱!”而嫂子偏偏不情理地一个不让给,一瞬间,嫂子在她们眼里,分明就是公开让老母亲吃不饱,不赡养老人,虐待伤害老母亲的人。

直到大哥及时出手解围,做了和事佬,经过一番耐心的解释,才化干戈为玉帛。大意是老母亲上了年纪,每天的饮食很有规律,诸如一顿喝多少粥,吃多少菜,吃多少馒头,吃几个饺子等等,大哥嫂子都是茶壶煮饺子——心中有数,了如指掌。如果再给娘几个饺子吃,她可能也会吃掉,可是用餐过度,不利于她的健康。艳清和对象听罢,才顿时恍然大悟。

嫂子和女儿艳清,几个饺子之争的故事,我大加赞赏。这故事贴近生活,随着剧情发展而跌宕起伏,双方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人物性格富有特色 ,感情丝丝入扣,节奏感很强,还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形象深入人心,值得仔细琢磨和细细品味。如果让我即兴发言,评论一下,她们真的没有谁是谁非,反而皆大欢喜。俗话说的好,“治国容易治家难”“清官难断家务事”。家,根本就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而是一个需要爱,甚至需要一些善意谎言的地方。我不是哲学家,家和万事兴这个道理我也懂。

当然,我也明明白白深知嫂子的良苦用心,对嫂子的言行举止,在此重点做一下实实在在的点评。她是无可非议的,能从实际出发,安全应对,甚至应该是“正当防卫”,只是没有及时挑明事件的核心,出现了似是而非的误解。我认为,敬重老人不需要轰轰烈烈,一定要在细微处。嫂子她长期服侍照顾老母亲,善于关心老人的身心变化,从日常小事入手,把人生至爱真情落到实处,把火红的爱心,化作润物细无声的行动,很有针对性地施展大爱。现在想来,她的态度分明有那么一点点温柔和亲切,完全是“爱心抵千金,关键在细心”。

而艳清和对象的敬老之心,精神实在可褒可奖。只是年轻的他们,生活阅历和敬老方式,还远远不那么丰富。要用点点滴滴的机会关心老人,不仅仅是让老人吃好喝好那么简单。

同样的事,从不同的角度和态度来对待,才因此有了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其实,双方的初衷都是充满善意和诚意,出发点是不谋而合、完全一致的,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有着满满敬爱之心,都希望老人开开心心每一天,健健康康活到老,这是我们一大家子人唯一的愿望。常言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老母亲为社会和子女奉献了一辈子,我们有责任让她享受幸福的晚年。

天下儿女的心都是一样的,敬老的方式各有各的精彩。我真诚期待,下次回家还能听到有关真心付出、细心呵护、贴心服务,用爱心和真情敬老的故事。

■本版摄影 广东梅州 粤梅

2018-05-04 北京大兴 张廷赏 1 1 日报 content_545497.html 1 为什么不能给老人加餐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