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5月04日
首页
第08版:

你可以安静点吗

四川绵阳 汤飞

相信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上下班的公交车上,挂在扶手上的自己被挤来挤去,本想找点清静,以应对一天的繁忙,或者抛开一天的疲乏,但偏偏有人高谈阔论,你来我往很是起劲,而且完全无视旁人异样的眼光,从车头到车尾清晰可闻,连语音广告和广播声都压不住他们的声音。更叫人无奈的是,他们聊的尽是鸡吃萝卜狗跳菜的事,既没有油味儿又没有盐味儿。每当此时,我的心里总会发生不可救的火灾,特别希望有一个充满正义感的人士,威风凛凛地站出来说:你可以安静点吗?

此类小细节,或许说明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有的人没带着文明素养出行。在公共场合中肆意扩张个人权利的边界,可能引发别人的反感。即使扛得住如炬的目光,即便都是一面之缘的陌生人,却也落得个“没素质”的无声骂名,何苦来哉?

公交车上不需要禁声,但它毕竟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人员密度极大,常常拥挤得怀疑人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压缩得无限接近甚至等于零,因此不能不换位思考,无论是和旁边的人说话,还是打电话,确实不宜过度声张。在我看来,音量适中、控制情绪,是个人乘车文明的两大基本要素。声音洪亮可以显得人有活力、有精神,也可能变成令人讨厌的噪音,尤其在大多数人渴望安静的公交车里。如果说单纯的音调高亢还可以拼命忍受,那么忍无可忍的是肆无忌惮的狂放的情绪。不少人在描述他人言谈举止的时候,总爱绘声绘色地模仿,努力还原当时的情景,分贝大起大落,起则如火箭升天,落则如高空坠物,肢体语言丰富,仿佛逼仄的车厢是他的秀场。

如今的公交车上,有为老弱病残孕让座、转弯扶好、请勿乱丢乱吐乱扔的提示音,却似乎忘了提示“请保持车厢安静”,让试图出面劝阻的人无凭无据、势单力薄,极有可能被对方以一句“关你什么事”怼回来,自讨尴尬无趣。

当然,就算设置了语音提示,或有人阻止,也都属于外在制约,真正的杀手锏只握在自己手中,假如意识不到、无心改变,提示再多次都不过是耳旁风。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习惯,最能体现其素质的真实水平,可怕的是,不少人觉得计较细节是小题大做,小毛病无关痛痒。然而,警觉于细微之陋习,方能成长于毫厘之进步,着实忽视不得、马虎不得。

我很期待,“你可以安静点吗”作为社会公德深入人心的那一天尽早到来。乘坐公交车之时,虽然挤得像罐头里的三文鱼,路上堵得寸步难移,但我依旧有闲情逸趣闭目养神或东张西望,完全不被那些窃窃私语所影响。互不干涉、互不干扰、互不影响、互相理解,这是多么和谐的一幅画啊!

2018-05-04 四川绵阳 汤飞 1 1 日报 content_545496.html 1 你可以安静点吗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