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01日
首页
第03版:

邹城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本报邹城讯(通讯员 孟令浩 马强)近年来,邹城市大力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积极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提升社会治理“规范化、层次化、融入化、服务化、专业化”水平,实现党的建设与社会治理有机融合、相互促进。

健全领导机制,提升社会治理“规范化”。成立由市委书记任组长的城市基层党建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城市基层党建的重要工作和推进措施。将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作为党建重点课题,从组织、政法、民政、下派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进行专项调研,截至目前,先后召开市直部门、街道、社区、党员群众代表4个层次的座谈会,座谈110余人次、征求意见建议42条。建立由组织、教育、民政、财政、国土、人社、住建等部门参加的城市街道、社区区域化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有关工作情况,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制定推进措施。

优化组织设置,推进社会治理“层次化”。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和社区“大党委”制,探索实施社区网格化管理模式,以社区党委为龙头,综合居民楼栋分布、行业分布、兴趣特长等因素,设立楼宇党支部、特色党小组,推动党组织向小区、楼院、党员中心户覆盖,形成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的社区组织网络,大力推进综治、卫计、安监网格与社区党建网格“多网融合”。目前全市37个城市社区共设立网格199个,建立网格化党支部106个,党建引领、干群联手、上下协力、预防为主、群防群治的社区治理新模式逐渐成型,社区治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稳定、有序、和谐的城市发展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初步形成。

注重教育督导,引导社会治理“融入化”。全面推行党组织星级化管理,发挥社区党组织服务群众、推动发展、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引导社区党组织晋位升级、比学赶超。在社区党员中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创建、党员亮化记分等活动,提升党员融入社会治理工作的责任意识。加大日常督查力度,聚焦区域共建等重点任务,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督查,建立工作台账,抓好任务落实。将社区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工作纳入街道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的重要内容,把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工作实绩、干部奖惩任用的重要依据。

创新方式方法,实现社会治理“服务化”。推进街道、社区体制改革,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在维持街道人员编制不变的情况下,以“小街道”、“大社区”为方向,下沉工作职能,下移工作重心,打破原有条块分割,优化组合街道行政资源,下沉201名机关干部到社区面对面服务群众,把服务关口前移。探索错时上下班、为民服务代办、党员认领服务、“六事共议”、居民说事等服务模式,开展人性化、差异化的“菜单式”服务,由群众“点单”,基层党组织和党员“接单”,共同解决群众难题,消除信访隐患。开展市直部门联系社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社区志愿者服务等工作,充分调动了驻区单位、住社区党员参与社区工作的积极性,合力解决社区难题。去年以来,各社区共开展联建活动139次,解决居民难题420余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深受群众好评。

夯实基础保障,支撑社会治理“专业化”。设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专项资金,市财政每年列支1100余万元兜底社区党组织运转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保障社区工作者补贴报酬,确保社区党组织有钱办事。列支35万元专项资金,拨付给街道、园区综合党委,用于支持加强党建阵地建设,组织党员教育培训,开展党组织活动、表彰奖励、走访慰问等活动。大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已打造街道党群服务中心3个、园区党群服务中心2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7个。在街道党工委统一设立党建办公室,配齐专职党务人员,遴选223名政治素质高、熟悉党务工作的党员进入党务工作人才库,从中选派20名同志担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选派174名同志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为加强党建工作引领社会治理提供了坚实保障。

2018-04-01 1 1 日报 content_538080.html 1 邹城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