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7月12日
首页
第06版:

凤凰山里大王窝与龙王快婿吴启

张云雷

邹东凤凰山,山势峻峭挺拔,主峰凤凰顶海拔648.8米,是济宁市最高峰,邹东山岳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自古被称为“邹地之望”。山巅两侧的次峰呈双翼状,形若凤凰展翅,故名“凤凰山”。

《兖州府志》和邹县诸志及凤凰山唐宋金元残碑载文,凤凰山在隋唐至明清时称巨越山,明代方志认为因其高大过于群山,故云“距越山”。据旧《邹县志》记载,山的东麓有明鲁王墓,山阳有汉墓群,主峰南侧有唐石窟佛造像,位于凤凰山南麓大王窝内。

据唐开元年间碑刻拓本记载,凤凰山佛像开凿于唐代开元初年,当地山民信奉佛教,请工匠而为。佛像为释迦牟尼佛,通高4.2米,阔2.9米,高肉髻,面如满月,双目微闭,嘴角上翘,两硕耳垂肩,法相庄严。身着通肩式袈裟,衣纹线条流畅。整座造像雕刻精细,生动传神,是唐代石刻佛像中之上品,济宁市境内唯一大型佛造像。

佛像前原建有佛寺一座,名巨越山开元禅寺,亦称朗公禅寺,规模宏大,前有山门、佛堂、大雄宝殿,后有塔林,立有历代碑刻二十余通。元、明、清历代香火鼎盛,当地百姓祈雨禳灾者众多,是邹东山区有名的佛寺。清代晚期圯毁,仅余少数残碑。

清康熙十二年(1673年)修《邹县志·祠庙志》记载:“大王庙在罗头社巨越山之阳。传诸父老曰:‘唐太宗皇帝东征,陷于巨越山下。有神人相助,敌人大败。问其姓名,曰:吾吴启也。感公有济世安民之志特来相助。’言毕乘风而去。后唐帝封为大王,于巨越山下建祠祀之,壁间有唐碑文。后有金辽重修,碑文俱存。设有春秋祭典,历代踵而行之。至明末崇祯十三年间,岁凶寇乱,百姓流离,其典始废,庙宇犹存”。因清康熙五十四年《邹县志》图将凤凰山标注为“商山”,清光绪三十三年胡炜修《乡土志》载,商山,一名凤凰山,在城东北七十五里罗头社辛庄山之左。山外土而内石,圆顶修尾,左右作双翼状。东麓有明鲁王陵。山南有大王庙,壁有唐碑记及金辽重修碑。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凤凰山也不例外。在当地人的心目中,凤凰山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而神秘之处与这位叫吴启的仙人有关。

相传,吴启家住凤凰山东南的孤山下,与母亲相依为命,靠上山打柴卖钱度生。一天,吴启挑着一担柴到城前集上卖,走到人多的地方,扁担后头的绳子断了。因前重后轻,扁担猛然往前甩去,正巧将走在前边的一位老汉打死了。出事后,吴启遭到街坊的指责与衙役追捕。吴启拼命地疾跑回家,将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母亲。万般无奈之下,母亲命儿子躺上灵床装死,从此瞒过了官府的追究。

吴启母子再也不敢住在孤山下了,于是偷偷迁至凤凰山麓,仍以打柴为生。吴启天天到凤凰山上打柴,这天挑着柴担,走在山崖处的崎岖小道上,猛然发现崖畔有一只美丽的凤凰在舔一块鹅卵形的小石头。吴启很纳闷,没细看,就走开了。第二天,吴启又来到山上砍柴,遇到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太太也在打柴,就把昨天凤凰舔石的事告诉她,并疑惑地问:“凤凰为什么要舔那块石头呢?”老太太告诉他:“那块小石头是块宝石,你若把它带去献给东海龙王,自有好事与你。”吴启半信半疑地带上那块宝石和干粮去了东海。

半月后,吴启终于到了东海边。他对着茫茫大海高喊几声:“东海龙王,吴启向你献宝来了!”龙王听到喊声,带着虾兵蟹将们从海里出来,问有什么宝贝献他,吴启就把小石头拿出来给龙王看。龙王大喜:“我过去曾说过,谁如果将此宝献给我,我将把我的大女儿许给他为妻。现在你不辞千辛万苦把宝石送到了龙宫,我要把我的大女儿许给你作酬谢。现在,你可以把她领走了。”听此,吴启犹豫不决,龙王催促道:“还犹豫什么?还不快带她回家过日子。你尽管放心,我女儿一定很听话的。”吴启把这桩婚事应了下来,千恩万谢之后,辞别东海将龙王之女领回家拜天为妻。

那年月,凤凰山区常常遭受旱灾,久旱不雨,庄稼枯焦,农夫对天长叹。龙王之女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于是她和吴启商议,去东海娘家求龙王赐雨。到了东海龙王那里,龙王没有答应龙女的请求。龙女就潜入龙宫,将龙王行雨的折子偷了出来。龙王得知女儿偷走了行雨折子,大怒,火速派兵将折子截了回来。

后来又遇大旱,龙女就派丈夫吴启去东海求雨。吴启软磨硬泡,时间长了,老龙王被女婿的诚心感动,就对吴启说:“我封你为行雨大大王,天旱时,你按照我的旨意行雨就是了。”结果吴启听错了,听成“求雨大大王”。

之后,每当凤凰山一带遭受干旱时,附近的善男信女就纷纷到吴启大王这里来求雨,吴启就带着大伙的嘱托去东海。路途遥远,须半月才能返回。吴启返回后,即刻普降甘霖。据说,凤凰山下的大律、杨庄,西路的灰埠,南路滕县的安岭,人们到此有求必应,十分灵验,这是因为大律姓刘的是吴启的岳母家,杨庄东南的孤山是吴启的老家,灰埠是吴启的姑母家,安岭是吴启的姥娘家。

大律的刘家之女,是吴启的第二个妻子。当时大律一位叫彩英的姑娘,常跟嫂嫂去凤凰山上采桑。姑嫂二人边采边戏嬉,嫂嫂开玩笑唱道:“山前山后来采桑,把俺妹妹许给山大王。”妹妹听了,羞得一边打闹着嫂嫂一边唱道:“山前山后来采桑,把俺嫂嫂许给山大王。”嫂嫂说:“还是把妹妹许给山大王吧,我已是出嫁的人了,跟了山大王,你哥哥咋愿意?再说人家山大王也不要我呀!”不料,彩英回家不久,急病猝亡。人们都说,是吴启把彩英娶走了。从此,人们纷纷募捐银两,在凤凰山大王窝修建庙宇,塑了佛像,以纪念吴启和她的妻子彩英,大王庙也就成了人们磕头烧香求雨许愿的地方。

传说毕竟只是传说,但凤凰山的神奇却是实实在在的。每逢大旱之年,当地百姓纷纷抬着祭品到凤凰山大王窝磕头求雨。说也奇怪,求雨的仪式刚结束,天空就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倾盆大雨瓢泼而下,旱情随之消解。吴启和他的“大王窝”闻名遐迩,古来天旱之时,这里的百姓就有了到大王窝“求雨”的风俗。

2019-07-12 张云雷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4041.html 1 凤凰山里大王窝与龙王快婿吴启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