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勇
在《礼记·中庸》有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意指修德贵在无人监督时也能严格要求自己。实则,与《忠经·天地神明章第一》中说:“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忠也者,一其心之谓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忠,是人对天地、真理、信仰、职守、国家及他人等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尽心竭力的负责完成分内义务的美德。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忠居首位,足见其重。忠诚,是衡量党员政治品格的重要标准、检验党员党性纯度的试金石,也是找准解决问题路径的铺路石。现实中,个别党员干部将“忠”字写在面上,不但能干事,也的确干成了不少事,甚至口碑还不错,可是他们在为公的同时也没有忘记谋私,所谓能干能腐,边干边贪。有的以上项目为幌子,在发展经济中夹带“私货”,在规划批地中先为“自家人”划好地盘,在工程建设中为“兄弟”的企业插手干预,在国有资产改制中巧取豪夺、化公为私。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优秀年轻干部必须对党忠诚,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优秀年轻干部要把当老实人、讲老实话、做老实事作为人生信条”。语重心长的嘱托,是对年轻干部群体明确的政治要求,当然,更是对所有党员干部的勉励。真正做到里里外外一个样、人前人后一个样、台上台下一个样,人生的路径就会行稳致远。
(作者单位:中共北川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