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磊
今年以来,嘉祥县大力推动常态化人防、多元化物防、立体化技防有机融合,着力在防控风险、服务发展、破解难题、补齐短板上狠下功夫,努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天网地网齐头并进的社会治安防控网络,平安建设成效凸显。
常态化人防措施织密巡逻防控网。一是统筹整合巡控资源。创新实施路长制、警保联控和猎鹰行动队三项工作机制,组织民警、特巡警、交警开展“棋盘式布警、网格化巡控”动态模式,在城区重点路段、重要时段巡逻防控实现警力“全覆盖”。今年以来,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6.85%,治安警情同比下降19.95%,其他交通事故、纠纷类警情也出现明显下降。二是强化巡逻防控常态工作。将城区及城郊结合部划分5个巡区、2条巡线,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的要求,城区由“两所两队”交叉捆绑、划片分段巡逻;农村由辖区派出所民警开展常态化巡控,最大限度地挤压犯罪空间,压降刑事案发率。今年“两抢一盗”可防性案件同比下降23.5 %。三是创新义务巡防宣传模式。按照“地域互助、责任共担”原则,组成村级警务助理“巡逻小分队”划片巡逻,与“红袖标”“夕阳红”等义务巡逻力量建立联勤联值联动机制,走街串户开展巡逻并进行治安宣传,提升广大居民的自我防范能力,有效遏制可防性侵财类案件的发生。打通城乡村居巡逻防控“最后一公里”。
多元化物防措施织密社会防控网。一是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县、镇街、村(社区)三级层面健全完善“平安周例会”制度,把信访、治安、反邪教、禁毒、安全生产等工作纳入平安周例会实战平台,及时排查发现和处置易引发命案和极端事件的苗头性问题。充分发挥民警、村级警务助理、网格员和“红白理事会”“五老”等生活在当地、活动在当地的优势,突出做好因婚恋家庭、土地宅基、抚养继承等引发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通过平安周例会共收集研判婚恋家庭、土地宅基、抚养继承等各类矛盾纠纷445起,有效化解408起。公安110接警量和 “民转刑”案件数量均大幅下降,7个镇街、493个村(社区)实现“零上访”。二是深化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照“地域相邻、邻里相熟、无缝对接、方便管理”原则,全县划分659个网格,实行县、镇街、村三级综治中心与同级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一体化运作,统筹综治、信访、安全、环保、城管等力量,做好网格内社情民意收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特殊群体监管、突发应急事件上报处置等工作,实现大事一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三是夯实基层维稳基础。认真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和法律援助工作,积极为群众提供政策宣讲和法律咨询,增强群众法律意识。不断夯实农村自治组织,全县584 个村设立了“和为贵”调解室,119个村设立了司法行政工作室。各村(社区)均成立“治保会”、“调委会”,统一制度、配强人员、明确职责、规范运行,充分发挥了维护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不断创新开展农村普法依法治理,大力实施“一线政法惠民”工程,创新推出“法律夜市”活动,打造“无缝隙”普法宣传新模式。梁宝寺镇高庄村被评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和“全省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基地”。
立体化技防措施织密视频防控网。一是全面建设治安视频监控。连续几年将视频监控建设工程作为县政府为民办实事之一,列支8000余万元,建成拥有6000余个高清探头的县级天网主体工程,实现治安复杂公共区域、道路交叉口、重点场所及重点部位视频监控全覆盖。70%村居完成视频监控室建设,村居监控探头达到8路以上,视频监控在线率、完好率达95%以上。县、镇街、村居三级综治中心分别实现与县公安局、辖区派出所、重要路口重点部位的视频监控资源联网应用。二是完善视频整合平台建设。以大数据理念整合刑侦、网侦、技侦、图侦、情报等警种资源,组建了“1+2+2”大数据合成作战中心,打通数据通道,打破信息壁垒,着力构建高效运转的警务实战指挥体系。通过视频应用分析、图侦人像比对,累计破案554起,抓获违法嫌疑人员336名,其中抓获在逃人员141人,研判核查人员轨迹489条,凸显了大数据合成攻坚的威力和效能,进一步提升了警务战斗力。三是推进监控系统深度运用。在城区主要道路出入口、火车站、汽车站等重点区域和人员密集场所,安装了205路“人脸识别”前端相机,提高了对犯罪分子的精准打击率。首批试点完成700M网络建设,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移动视频传输通道,打造了融合指挥通讯系统,极大提高了公安实战技能。
(作者系中共嘉祥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