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故乡是一座远离城镇的小山村,曾经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根据地,也是解放战争中的支前模范村。
村里涌现出了好多的英雄、烈士等革命功臣,在先辈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有英雄梦。
赵尚志、刘胡兰、江姐、邱少云、狼牙山五壮士、张嘎等英雄形象早已经扎根于孩子们灵魂深处。
每一个孩子的童年都会有许许多多的英雄梦,它不仅是我们对力量与正义的向往,为未来的人生奠基,更是童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我上一年级那年,父亲负责喂养生产队里的十多头牛,我与国柱、留代等几位小伙伴经常去牛棚里玩儿。
有一天,父亲刚刚铡过青草,喂牛去了。看着明晃晃的铡刀,有人提出演“刘胡兰英勇不屈”的戏。其实,就是模仿刘胡兰英勇就义那一段。
大家都同意。留代的姐姐招弟儿,比留代大一岁,自告奋勇扮演刘胡兰。我扮演大胡子张全宝,留代扮演铡刀手,国柱和另外一个小朋友扮演敌兵。我们模仿电影中的场景,一场对话完毕后,国柱和那个小朋友把招弟儿按到铡刀下,我一声令下:“铡——”只见留代真的往下按铡刀。
“干吗呢?别——”忽然传来父亲的大喝声,吓得留代撒开铡刀刀柄,转身就跑。幸亏父亲眼疾手快,一把接住了铡刀,才没有落在招弟儿脖子上,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这次游戏,也让我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个人的屁股上多多少少地印有各自父亲的鞋底印,并且被拎着耳朵警告:以后不允许演这种危险的戏。如果再演,看到一次打一次。
我们的英雄梦受到大人的阻挠,渐渐地转入地下。比如在村西面海拔500多米高的大寨山上演“狼牙山五壮士”英勇跳崖的戏。可是因为山势陡峭,我们都成了“狗熊”,没有一个人敢跳。
当然我们最喜欢、最擅长演的戏大家都津津乐道。比如潘冬子给胡汉三酒壶里尿尿,我们也经常给留代他爹酒瓶里灌水;董存瑞手托炸药包炸敌人暗堡,我们也用十多个二踢脚绑在一起炸开苹果园的土墙进去偷苹果;雷锋经常帮助烈军属五保户做好事,我们也会去给烈军属四奶奶抬水、扫雪……最让我难忘的是我们演“邱少云”的戏。
上三年级那年寒假,我和留代、国柱等七八个小朋友上山砍柴。不知道怎么回事,留代把他爸爸抽烟用的打火机带到了山上。在当时,打火机可是稀罕玩意儿,大家一个一个地传着玩儿。轮到我的时候,我打着了火,不小心燃着了身边茂密的柴草,烈火顿时熊熊燃烧起来。
可是我们并没有惊慌,反而感觉英勇。有人提议演“邱少云”的戏。大家立刻各自找草丛茂密的地方趴下来,一动不动地“潜伏”。
可是说来奇怪,大火离我们这些人“潜伏”的地方不远就自然灭掉了,但是却一直烧到国柱身旁,直至烧着他的衣服。国柱起初一动不动,我们在一旁看着他不住地喊:“国柱,加油……”
最后国柱捂着脸“哇”的尖叫一声,哭着跳起来跑了。
回到村里后,我们这些人所付出的代价不但屁股上有各自父亲的鞋底印,家长们还主动凑钱,让国柱的父亲带着他到济南、上海等大医院治疗脸上烧伤,但是最后右脸还是落下了一片硬币大小的伤疤。
自古英雄出少年,我们的英雄梦这么艰难而又曲折,而且付出了如此沉重的代价。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懂得了崇拜英雄、模仿英雄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中秋节后,接到发小留代打来的电话,中秋节傍晚,已经是消防兵的国柱,在济南救援一家爆炸的化工厂时,脸上被烧伤。这次烧的是左脸,留下了硬币大的一片疤。末了,留代揶揄地说,这样挺好的,正好和右脸那片伤疤对称……
我的心“倏”地闪了一下,这次国柱化工厂救援,肯定是儿时英雄梦的延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