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城有座明代修建的古桥,位于泗河东岸的太平镇尹沟村西侧,名为“尹沟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几百年来,尹沟桥便利了泗河两岸居民生产、生活,还是济宁州东出邹滕微乃至临沂、枣庄等地的唯一陆路大通道。
探访尹沟桥途中,遇见一位拉水车的老太太,向她打听尹沟桥的由来,她也讲不清楚。在泗河大坝旅游观光路慢慢行走,从坝顶向下看去,尹沟桥东西方向宛如玉带横陈泗河之上。
顺着坡道下去,小路两侧滩地种着麦子。近看,巨石砌成的桥整体浑厚,气势如虹,桥面均由硕大的花岗岩石板铺垫,中间孔洞水流湍急,是座集梁桥与浮桥于一体的建筑。
步量石桥,含部分引桥和路,东西长约150米,引桥和路面都是用青石与花岗岩铺设。石桥共有71孔,两孔之间大约2米。桥东部41孔,全部使用花岗岩横向10块平铺为桥面,可并行两辆老式马车。
石桥中部3孔间距较宽,是水泥板铺成的。据当地人说,当年这3孔上面铺设的是厚木板(吊桥),便于小船南北通行。也有人说,这3孔桥面是日军侵华时破坏后重修的。
桥的西部共27孔,全部为花岗岩铺成。桥墩均为精心打制的方石砌垒,迎水面和背水面的桥墩均为三角块石上下3至5层叠砌,能让河水从桥洞快速通过。
石桥东西引桥接地面处,中间为长条石,两边是小块石铺成并作为护桥功能延伸的部分。桥面至桥墩底部,垂直高度最多有1.5米左右。沿石桥两侧的河滩底部2至3米处,也均为毛石铺成,可起到保护桥墩的作用。
“村里的地大多都在桥西,春种秋收这里是必经之地。天气好一点,有不少人来这里,撒网捕鱼或者垂钓游玩。”一位村民指着河西侧的麦田说,这座有着500多年的古桥,成了当地人撒网捞鱼的立足点。
古桥下游400多米外,新建的两座并排的新型桥梁,车辆疾驰而过,更使这座古桥显得太简陋、粗糙、残破。古往今来,泗河上到底架设了多少座桥梁不得而知,但能一直保留至今并仍能发挥作用的已经太珍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