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广峻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指出,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深入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蕴含的科学理念。诸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民生为重、干在实处的务实理念等都极大地促进了乡村振兴。“千万工程”在实施过程中,也同样引导农村地区变革了发展理念、转变了发展方式,让群众深刻认识到人居环境也是营商环境、村庄既要建设又要运营,坚持把整治村庄和经营村庄结合起来,打造“人居+营商”双优环境,把改善村容村貌与发展生产、富裕农民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新路子,让万千村庄充满生机活力和特色魅力。
深入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的工作方法。“千万工程”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一是领导重视与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工作方法。长期以来,“千万工程”坚持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五级书记”一起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方法,这为“千万工程”持续高质量推进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群众是乡村振兴的参与者、建设者与受益者,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群众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力量作用。二是规划先行与动态优化相结合的工作方法。为避免村庄建设的无序化、短视化、雷同化,规划必须先行。在村庄规划过程中,不仅要依靠专家的力量,还要征询农民群众的意见。乡村建设应进一步完善“总体规划+村庄规划+乡村设计+农房设计”联动机制。三是示范引领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在实践中,对村庄整治和建设先搞示范,使广大农民群众对村庄整治和建设能知晓、能感知、能体验、能建言,进而能接受,然后再进行推广或整体推进。
深入学习运用好“千万工程”的推进机制。“千万工程”在实践中大体可以归纳为三种推进机制,一是党政领导的推进机制。二是数智赋能的推进机制,充分发挥信息化和互联网平台功能,将数字化、智能化和“千万工程”项目责任制相结合,实现“智治合一”的精准治理,贯通各类基层应用服务,实现“数字乡村一张图”。三是群众参与的推进机制。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高度重视农民群众的诉求和利益,极大地调动农民群众参与“千万工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完善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等激励机制,引导合伙人、领头雁、兵支书更好带动乡亲增收致富。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