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在5月7日《人民日报》刊发题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理论文章,指出: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进一步动员激励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要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是万众一心的伟大征程,也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奋斗目标,为每一个劳动者成就梦想开辟了广阔舞台。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高度重视和深入研究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对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更好激励劳动者自觉把个人成长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为充分发挥工人阶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武汉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教授沈壮海在5月5日《光明日报》撰文《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远历史意义》,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我们党推进“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这一重要思想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作出了原创性贡献,有力引领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展开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为新征程上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对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持续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具有重要意义。新征程上,我们要始终高举这一文化旗帜,始终坚持好、发展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只有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才能经得住历史和时代的考验,以新气象新作为努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闻道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