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政德是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基础,也是必备的基本政治素质。新时代加强党员干部政德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党员干部从政道德境界的现实需要和必然选择。
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做到“明大德”。当前思想文化多元、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激烈的情况下,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非常具有现实针对性。一方面要引导党员干部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就是实现共产主义,正是在共产党人对共产主义的执着追求下,中国共产党人才产生了强大的精神力量,用信仰浇筑出辉煌的革命、建设和发展成就,从诞生到一步步发展壮大的历史进程中夺取了一个个胜利;另一方面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做到“守公德”。对于党员干部来讲,权力观端正,才能守公德。树立正确的政治观一方面要引导党员干部正确认识手中权力的来源和性质,坚守和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以人民为中心,用手中的权力来服务人民,造福人民。另一方面要引导党员干部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政绩观,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作为评价政绩的标准,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创造出被历史和群众认可的政绩。
树立正确的修身观,做到“严私德”。修身,本质上是一种通过自我教育与道德情操的培育,追求理想人格的过程。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修身不仅是对自我内在品质的审视与提升,更是对道德自律的理性认知与实践。只有树立端正的修身观,方能严于律己,在私生活中也保持高尚的道德标准,通过自我警醒、反省与约束,有效遏制不良欲望与邪念,从而主动提升政治品德,升华思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修身观,一方面可以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新时代领导干部反躬自省,用“舍生取义”“见贤思齐”“淡泊明志”等格言和故事引导领导干部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修炼从政品德。另一方面党员干部还要树立清廉家风,时刻自警自重,谨慎自律,用清廉家风教育家人,用一身正气感染朋友,让家庭圈、朋友圈充盈正能量,防止“小圈子”变成害人害己甚至祸国殃民的“大圈套”。
总之,政德观是党员领导干部对从政之德的认识和态度。在新时代,树立正确的政德观对锻造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队伍有重要意义,对形成讲政德、立政德的党风、政风有积极影响,对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文明风尚也有现实价值。
(作者单位:山东济宁政德教育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