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第04版:

推进国际传播体系构建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胡锦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这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重要举措,为推进国际传播体系构建、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要以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引领。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需要超越种族、文化、国家和意识形态界限,着眼于国际社会和平、发展、合作大局,关注人类社会的共同问题,并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中国主张、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充分体现中国对于世界发展方向的关切与期待。国际传播要跨越观念差异、打破价值隔阂,推动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站位,扩大视野,开放包容,高举人类命运共同体大旗,依托我国发展的生动实践,立足五千多年中华文明,全面阐述我国的发展观、文明观、安全观、人权观、生态观、国际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和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要以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为基础。作为国家传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旨在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进而在中国形象塑造、中国立场阐释和中国方案宣介上掌握主动权。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就是要以中国话语阐释中国道路、中国主张、中国实践、中国经验,推动中国国家形象建构由“他塑”转向“自塑”。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要着力创新话语表达、改进叙事技巧、提升叙事本领,采用融通中外的概念、范畴和表述,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以增强中国价值理念的国际认可度,提高国际传播影响力、中华文化感召力、中国形象亲和力、中国话语说服力、国际舆论引导力。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要以建强用好国际传播矩阵为支撑。面向多样的新媒体应用、复杂的舆论生态、偏好各异的国际受众,打造覆盖广泛、互为支撑、创新驱动的国际传播矩阵,是推进国际传播格局构建的关键环节。要优化配置传播资源,加快构建多渠道立体式对外传播矩阵。主流媒体要进一步夯实主责主业,深化国际传播机制改革创新,积极承担起国际传播的主力军角色,主动设置和回应国际社会关心的议题,统筹处理好集约与分散、共同与差异、优质与高效的协同关系。此外也要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通过网红博主、海外网友等非官方力量在“民间舆论场”内有效发声,在官方宏大叙事和民间个体叙事的互动互补中,扩大中国国际传播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要继续深化与国外主流媒体的交流合作,优化国外社交媒体布局,着力建强用好自主可控的社交平台,深化媒体融合发展,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要以运用科技赋能为动力。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构建更有效力的国际传播体系,必须加快适应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形势,推进国际传播创新。要密切关注媒体前沿科技的发展,把握数字时代的传播特点,深入研究网络平台上的国际传播规律,深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不同需求和接受特点,充分利用和升级迭代5G、大数据、云计算、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技术,及时捕获全球舆情热点,深化全域全链全场景传播,提供更具沉浸感和参与感的应用与服务,提高动态感知效率,做到精准施策和精准传播,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2024-11-2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9329.html 1 推进国际传播体系构建 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