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7日
第05版:

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绽放光芒

本报梁山讯(通讯员 张安琪)“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皮影戏中人偶的制作工艺,今天大家可以自己动手,选择《水浒传》中喜欢的人偶形象进行制作。”近日,在梁山县第三实验小学的社团活动中,非遗传承人鲁明晓老师带来了一堂生动的皮影课,让学生们在学习皮影艺术的过程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年来,梁山县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围绕当地优秀水浒文化、红色文化、黄河文化和运河文化,联动校内外教育资源,以课程渗透为核心,以特色活动为抓手,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依托,积极构建多元化、多渠道、多维度的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模式,开设梅花拳、皮影戏、剪纸、戏曲、山东快书、中医药等特色校本课程,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里“活”起来,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作为梁山武术十大拳种门派之一的梁山梅花拳,于2021年5月成功入选国务院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了让梁山梅花拳在青少年群体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梁山行知学校通过基础教育和武术特色教育相融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梅花拳教学课程,激发起学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梁山梅花拳第17代传承人、行知学校校长冯建武介绍。

梁山行知学校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每周开设2节梅花拳课程,并制定了分层教学的目标和内容。将梅花拳教学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在体育课程中加强梅花拳的体能训练,在语文课程中引导学生撰写学习梅花拳的感悟和故事,在美术课程中让学生描绘梅花拳的招式之美,通过一系列课程的设置,让梁山梅花拳等传统文化之花开满校园,不断增强学生们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梁山县还积极发挥家庭和社会的作用,利用社团活动、第二课堂,常态化开展戏曲进校园、非遗进校园、廉政文化进校园、传统家风进校园等主题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文化名家、家长代表等深入校园进行现场展示和互动体验教学,组织学生到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梁山博物馆、水泊梁山风景区、春园家风家训馆、贾堌堆景区陶艺馆、黄河记忆馆等研学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研学实践活动,为传统文化教育增添新活力。

2024-11-07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6992.html 1 优秀传统文化 校园绽放光芒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