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5日
第03版:

规矩护航新征程

■戴晓林 赵燕

什么是规矩?从字面上理解,规和矩是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引申为做任何事如果没有一定的规则,就容易出错。后来在本义的基础上,逐渐被赋予了独特的内涵,成为了法度、规范、准则、纪律的代名词。

一个人,没有规矩,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一个政党,没有纪律和规矩,就注定成为一盘散沙。古人说:“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严明纪律和规矩是我们党永葆团结统一、战胜艰难困苦、开创辉煌伟业的重要法宝。从上海初试啼声,到井冈山上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再到延安整风运动中严明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从中央在西柏坡立下“六条规矩”到党的十八大之后出台“八项规定”,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这些强调的都是规矩意识。可以说,我们党历经100多年艰难曲折的奋斗,正是靠着讲规矩,才有了今天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75年来,我们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经党中央同意,自2024年4月至7月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这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

本次党纪学习教育的学习重点就是《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条例》在党内法规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从党章总源头出发,将党章要求具体化为纪律规定。开展这次党纪学习教育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搞清楚党的纪律规矩是什么,弄明白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因此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逐章逐条学、联系实际学,用党规党纪校正思想和行动,真正使学习党纪的过程成为增强纪律意识的过程。

规矩意识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公元1725年雍正皇帝御笔亲书“七篇贻矩”匾额赐予孟子第五十六代孙孟衍泰,勉励孟家后人要行守规矩。近年来,济宁市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孟子思想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在邹城孟府“七篇贻矩”下设立儒家规矩之道政德教育基层教学点,展示儒家传统文化中规矩意识的起源、发展和影响,以及我们党建党以来在从严治党方面的措施和成效,尤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创新、实践探索和巨大成就。

古代有规矩立家,今天有规矩立党。苍松翠柏,儒风习习,生动的现场教学让大家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党纪学习教育,不断增强我市党纪学习教育的引领力、渗透力。

(作者单位:邹城市干部政德教育中心)

2024-09-2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2822.html 1 规矩护航新征程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