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4日
第03版:

母亲是个营业员

蔡随芳

上世纪80年代,我母亲在红卫商场当营业员。那年临近中秋,母亲起得很早,4点多钟就起床烧饭。扒拉了一碗,急急忙忙地准备出门。

头一天晚上她跟我父亲聊天说,她要赶到东方食品厂去排队开月饼票。那时候整个小城,大规模生产月饼的食品厂不多,东方食品厂是最有名的一家。

睡梦中朦朦胧胧地听见,母亲悄悄带上了门,然后是自行车哒哒哒的声音。后来母亲说,她蹬自行车将近半个小时,到了朝阳路的东方食品厂。因为去得早,在长长的队伍里排得比较靠前。把开好的月饼票小心翼翼揣进挎包里,8点之前赶去红卫商场正常上班。

那个时候,城乡个体工商户还不多,购物首选国营商场。母亲在食品柜,购买食品的顾客总是络绎不绝。母亲是柜长,领到月饼票之后,要赶紧把柜台的食品卖掉,给即将闪亮登场的月饼腾出空间。

第二天一上班,母亲安排商场里新分配来的年轻人小李去拉月饼回来。商场门口立即贴出通告,下午厂区上班时间开始卖月饼。小李没敢耽误,赶紧出门坐上5路公交车。按照计划,大概中午11点钟的时候,月饼可以运回来。

等到12点,甚至12点30分仍旧没见小李的影子。母亲就有点着急,不知道小李遇到了什么情况。她把柜台里的工作交给了别的售货员,跳上5路公交车赶去老虎沟仓库。

不出所料,这个年轻小伙子,只整来板车,却不知道如何把小山似的月饼运回十几里外的红卫商场。小李来自农村,腼腆木讷,没有勇气找人帮忙,急得满头大汗,守着月饼车不敢走远,在老虎沟的一处树荫下急得不知所措。

我母亲性格温和,没有责怪小伙子。看看时间不早了,母亲举目四望,站在老虎沟路口,拦了一辆空载的大卡车。说明原委之后,没想到卡车司机愿意免费提供帮助。当年的红卫商场在三线小城挺有知名度的,很多人都有在那里购物的记忆。

我母亲和小李把板车上的月饼一箱一箱地搬到卡车上,路上一聊天儿,才知道司机跟我父亲认识,而且印象不错。我父亲开过好几年的大卡车,路遇别人有困难,常常伸出援手,给人留下乐于助人的好印象。

到底是卡车,很快就开到了红卫商场门前。我母亲招呼店里的人出来帮忙,很快就把这些月饼码上了柜台。商场给每个职工分月饼当节日福利,我母亲把她的那一份分了一半给这个司机。他不肯要,我母亲横说竖说,他才收下。

那一年,我们还在上学,渴望品尝月饼,知道母亲会带月饼回家,都在家里眼巴巴地等待。我母亲平时6点能回家,但是直到天黑,月亮升起来了,母亲才顶着月光进了屋。

母亲说,本来分10个大月饼的,但是只带回来了5个。虽然路上有些波折,还是准时开始售卖的,顾客如潮水一般涌向食品柜。

那时候我们吃的月饼品种不多,包装也简单,但那月饼香软细腻,甜润诱人。一口下去,满嘴都是香味。现在的月饼,品种越来越多,包装也越来越豪华,只是没有儿时吃的时候那种情怀了。

难忘那时月饼香甜,月儿明亮,月光清美。

■刘建新 摄影

2024-09-14 蔡随芳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82011.html 1 母亲是个营业员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