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涵
202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山东时指出,山东在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山东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山东作为我国经济大省有着深厚的产业基础和显著的区位优势,因此必须要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贡献山东力量、凸显山东担当、展现山东作为。
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是要抓好重点产业布局。聚焦钢铁、石化、汽车等重大生产力,按照集聚集约的总体方向,优化发展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二是要抓好数字经济赋能。加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布局发展碳化硅等第三代半导体产业,培育一批数字产业集聚区;加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发挥海尔卡奥斯、浪潮云洲等国家级“双跨”平台作用,加快中小企业“上云用数赋智”。三是要抓好生产模式创新。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探索推广数字化设计、个性化定制等新业态新模式;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加强工业设计平台建设,培育一批专业设计机构和知名设计品牌。四是要抓好绿色低碳转型。深入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工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加大高耗能设备更新力度,推动生产过程节能减排。持续推进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水平改造提升,指导企业制定“一企一策”改造方案。
聚焦产业核心,增强先进制造业竞争力。一是要加力科技创新,提升自立自强水平。聚力搭建创新平台,聚力突破创新技术,聚力引育创新人才,推动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二是要加力高端产业培育,提升产业能级水平。大力发展标志性产业链,做好强链补链稳链工作。三是要加力节约集约,提升资源利用水平。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做好“加减法”,降低高耗能、高排放、能耗大户的产品消耗水平。四是要加力减污降碳,提升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谋划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塑造产业引擎,培育做强新兴未来产业。一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高端化工、汽车、智能家电、工业母机、轨道交通、海工装备、农机装备、高端铝材、现代食品等竞争性强的特色领域为重点,整合对接科技研发、原型设计、工艺创新等最新成果,加力锻造关键核心技术,打造更多山东制造新名片。二是要培育前沿产业。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医药、绿色环保、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安全应急装备、磁悬浮等引领性强的关键领域为重点,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应用,支持多路线平行探索和交叉融合,打造新技术应用场景,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更多能够引领产业升级、抢占发展制高点的新兴支柱产业。三是要关注未来产业。以元宇宙、人工智能、生命科学、未来网络、量子科技、人形机器人、深海空天等成长性强的新赛道为重点,加快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发展计划,强化应用场景创新牵引,优选储备未来产业领域高层次人才,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同步发展。
驱动产业赋能,放大数字经济乘数效应。一是要加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提供“一站式”转型服务,制定发布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评估指标体系,搭建评估平台面向企业提供服务。二是要拓展应用示范场景。围绕惠民便民、利企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推动各级各部门、各行业各领域积极打造应用场景。三是要完善大数据交易机制。建立全省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制定平台运行规则,将数据资源类项目纳入省级公共资源交易目录管理,并启动数据价值评估标准建设,试点推行数据产品登记制度,引导数据产品登记流通。
【作者单位:中共济宁市委党校 本文系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专项研究“山东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