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5日
第03版:

做“乐学”型家长

很多家长在教育上或多或少存有焦虑,这与家长认知有一定关系,不能客观科学地对待孩子的成长,真正立足个体实际去对待孩子。作为家长,应当及时学习,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段的成长特点。济宁心理健康中心有关专家依据儿童成长规律作以下科普:

❶幼儿期(2岁至7岁)

特点:开始使用符号和表象进行思考。想象力丰富,喜欢假扮游戏,以自我为中心。

养育建议:

◆鼓励游戏。游戏是幼儿认知发展的主要方法,有助于幼儿获得客体永久性概念。

◆提供多样化的玩具。提供与幼儿年龄相符的图书和玩具,以促进语言和想象力的发展。

◆培养社交技能。鼓励幼儿与同龄伙伴互动,培养他们的社交技能和合作能力。

❷ 学龄期(7岁至11岁)

特点:能够进行逻辑思考和具体运算。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开始考虑他人的观点。

养育建议:

◆培养学习习惯。建立规律的学习时间,鼓励幼儿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提供数学和科学活动。通过数学和科学活动,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❸ 青春期(11岁至16岁)

特点:能够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推理。关注社会问题和道德观念,寻求独立自主。

养育建议:

◆引导独立思考。鼓励青少年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关注道德发展。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培养他们的自觉纪律性和社会责任感。

◆支持兴趣和爱好。鼓励青少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专家提醒: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儿童的认知发展是阶段性的,就像搭积木一样,一块一块地构建起来。每个阶段,孩子们都会以不同的方式去感知和理解世界,应该尊重孩子发展的客观规律,避免“揠苗助长”。同时,家长们也应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

2024-06-25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74771.html 1 做“乐学”型家长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