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1月27日
第03版:

人间草木 相互成全

胡伟

项宏是安徽籍作家,我通过他的作品与他相识。在作家出版社出品的《人间草木》中,他构造了一个人物陆子规,这个人物联结了安徽龙舒县与北京的关系。

龙舒县是不是安徽省六安地区舒城县,不是很重要。我在安徽省青阳县长大,属于皖南地区,对皖北有一丢丢的了解。印象中,皖北有大别山,阜阳有曹操地道,六安有瓜片。对皖北的陌生,使得我对当地的地理文化没有什么发言权。

虽然我对皖北不很清晰,但是居住了30余年,对北京的大致情况还是熟悉。料作者可能居住过石景山区,对海淀也很熟悉。书里主人公的饭馆就设在人大附近。陆子规开始于文学,后发迹于商业。通过帮助家乡销售山羊脱贫,发展药材绿色经济,改变家乡的面貌,成就了人生。

这是故事的基本框架。

小说是通过一干人物,慢慢展现情节的。

老一辈人在一个小村,和所谓的村霸反反复复地较量,铺展了故事基础。等新生代开始上学,故事集中到上学的往事。

国内上学的故事大同小异。除了幼儿园稍有不同之外,常规的义务教育的情景基本差不多。城市里的孩子高中之后,基本按部就班上大学。农村孩子为了早就业,会选择上职高,进入师范、卫生等中专学习。

小说里的主人公,一面要学习,一面要务农,每周到校要走几十里路。这些事,我身旁的同学都有经历。教育对农村孩子来说,客观条件上确实还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

主人公通过努力学习,获得离开农村的机会。虽然不尽理想,但毕竟通过学习改变了命运,普及了高等教育,毕业后来到故乡县城电视台工作,当上了记者,磨炼了写作能力。

主人公和4个女性的友情,贯穿了故事始终。爱与被爱,误会与错过,都是男女故事的常态。

后来,男主人公在家乡发展受困,毅然辞职,来到京城当了北漂。

小说由此引进了北京元素。话说如果一本书只是涉及到故乡,可能故事再精彩,也会失去京城的大读者群。据了解,在北京的打工者队伍中,安徽籍人数占据了外省的前列。北京以其繁荣、包容,深深吸引了远在千里之外的皖人。陆子规也不例外,随着时代大潮,来到京城,一番拼搏,终于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

众所周知,安徽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承包土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在农村发展中,依然还在角落里存在贫困现象。作者很好地把握了这个时代主题,集中精力把脱贫致富、解决乡村恶霸、生态环境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完完全全地摆在读者面前,增强了小说的现实感,增加了小说的厚度。这是这部作品具有的魔力之一。

一部小说的成功取决于人物塑造。在这部小说里,作者写了比较多的人物,正反中性都有,故事冲突线路比较清晰。

对我而言,我还是关心小说标题所揭示的内涵。《人间草木》有几层关系,指向哪里?我个人认为,一是人间也是一种草木,人间的潮起潮落,是不是有草木的特点。比如陆子规表妹孙茜,致力于家乡草药资源培育,却得了肺病,逝世于风中,人如草芥。二是人间得益于草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没有美丽的家乡草木环境,就不会有家乡美好的未来,人间应该极其重视草木才对。三是草木发展有自己的规律,只有给予很好的保护,草木才能得到茂盛的发展,进而造福于人类。

最后提一下作者的创作。整篇小说布局合理,时代性强,人物线条清晰,故事节奏一直很稳定,可以看出作者有长期创作的基础,控制力较好。如果一定要挑一点不足,那就是个别地方引用扶贫数据稍多,可以在将来改版时,从容删节。

《人间草木》 项宏 著 作家出版社

2024-01-27 胡伟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60649.html 1 人间草木 相互成全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