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21日
第03版:

做好新形势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李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人居环境是“为人民谋幸福”的枝叶之情,要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提升“幸福指数”的大事来抓,突出工作重点,改善人居环境,描绘新时代的美好蓝图。

突出问题导向,倡导“整治+”。要倡导“整治+群众主角”。积极引导培育环境卫生主人翁意识,发挥群众的主角、主人作用,让群众动起来、干起来,引导群众落实“门前三包”,有效改变“干部干、群众看”现象,变“要我干”为“我要干”、变“单一干”为“同心干”,激发群众对人居环境改变的内生动力,提升卫生意识加强源头治理,让大家自觉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中来。要倡导“整治+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道路硬化率、绿化率,消除环境卫生死角,清除卫生死角着力点,在提高通行水平基础上提高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倡导“整治+秸秆禁烧”。健全疏堵结合机制,加大保护性耕作机械化技术推广力度,实行秸秆粉碎还田,减少剩余秸秆堆积,规划柴草集中堆放区,引导柴草有序整齐堆放,实行秸秆、杂草集中堆放。任城区爱福地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项目,利用回收秸秆等废弃物生产各类微生物肥料,通过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解决困扰人居环境难点痛点的同时促进农民增收和化肥减量替代。

突出工作重点,深耕“责任田”。要深化党建引领。实施党员干部包保责任制,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带领志愿者、网格员开展片区内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深化河道、道路交通、绿化美化、环境保洁、公共设施“五位一体”整治模式。要强化“六化六有”。坚持抓河流沟渠治理到位,抓道路治理到位,抓庭院治理到位,构建“水清、路畅、景美”的生态环境,提高“六化”“六有”建设标准(“六化”即道路硬化、街道亮化、垃圾污水处理无害化、能源清洁化、绿化美化、生活健康化;“六有”即有党员活动室、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便民超市、卫生所、村邮站),完善提升服务设施,进一步提高美丽村庄建设覆盖面。要健全管护机制。坚持把环境治理与产业发展、文明建设、乡村治理、收入增加结合起来,形成增收致富的稳定来源,全面建立有制度、有队伍、有经费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因村制宜设立人居环境管护公益性岗位,确保人居环境日常管护质量。

突出宣传督导,打好“持久战”。改善人居环境,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需久久为功,全力以赴。要强化宣传引导。通过墙体标语、过街条幅、电子屏幕、微信公众号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意义,提高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度和满意度。要定期总结通报。定期召开人居环境整治现场观摩活动,看典型,找差距,学经验,表扬先进鞭策后进,通过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做法,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要加强督导检查。建立考评机制,对督导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清单形式进行反馈,倒逼压紧压实责任,以更加严明的作风狠抓落实,努力实现人居环境整治精细化、常态化、长效化管理。

(作者系济宁市委政研室上挂学习干部)

2022-09-21 1 1 济宁日报 content_110697.html 1 做好新形势下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enpproper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