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厂夜以继日的订单忙碌里,能抽点时间,静下心来读一本半本书,算是自己的一大幸事。
我们每天在为个人或单位的指标、交付、质量、成本烦恼着,也为家里的一日三餐、人情往来、房贷琐事焦虑着,每天想到的就都是赶路。但无论多忙,也要给自己留下读书与思考的时间。
夜读汪曾祺,重走一遍高邮、昆明、上海、张家口、北京的历程,有一篇《无事此静坐》,题目取其外祖父房间里的一条横幅,是苏轼的诗句。
汪老写道,“我常常拿了一本闲书,悄悄走进去,坐下来一看半天,看起来,我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一点儿隐逸之气了” “我下放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和三十几个农业工人同住一屋。他们吵吵闹闹,打着马锣唱山西梆子,我能做到心如止水,照样看书、写文章”。
在这个喧闹而浮躁的世界,闹中取静,静思静读,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境界与格局。
我也尝试着静下来,放下手机,忘记抖音,但过一会儿总要去看它们一下;也尝试说说谎话,抛开朋友,推开酒局,但隔三差五又坐在一起胡吃海喝。总觉得,不看手机,不近酒局,会得罪了人,错过了天底下最大的生意。
有时细想,工作琐事再忙,真的要挤点时间给自己,静思己过,静读提升。
我是一名高考落榜生,错过了大学,在工厂工作时刻在想,不能落伍,不能掉队。业余时间买书读书算自己的一个爱好,总想能在阅读中提高自己,不被淘汰。一本书,哪怕有一两句收益,就足够了。
旧书不厌百回读,我在家唯一不愿割舍的是书,家里的三架书橱装满了,楼下车库我还有一架旧书。夫人说我下车库,“不是拿酒,就是找书”。
睡觉前,也总爱翻翻书,尤其喜欢趴在床上读书。书是催眠剂,看不了几页,就会进入梦乡了,总弄得“家中走到哪里都是书”。
手捧一本书,静静地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在你短暂的安静里,哪怕只翻那么几页,你也能有所收获。
人生何为贵?闭门读我书。安安静静读完一整本书,进入书中世界,和书中人物交流共鸣,读懂书,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