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某方面来说,法律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矩’。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和常识才能辨别是非,分辨善恶,在遇到突发犯罪事件时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保护别人。”8月22日,一场开学前的法治宣讲课在鱼台县实验小学报告厅举办,台上县关工委青少年法治教育团团长张静娓娓讲述着法治故事,台下300多名家长和学生聚精会神的听着,有的家长还不时低头记着笔记。
近日,鱼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召开,会上宣读了《鱼台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关于成立关爱团的通知》,成立了4个青少年关爱团,分别是青少年才艺辅导团、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讲师团、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团和青少年科普知识宣教团。“关爱团团长和成员都是我们从关工委成员单位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中,精心筛选出的具有一定特长和理论素养的退休老同志和少部分在岗年轻同志。”县关工委秘书长李克银介绍,成立关爱团是县关工委今年上半年的重要工作,商讨成立一个什么样的关爱团、关爱团能从哪些方面帮助青少年。
“进入互联网、全媒体、数字智能时代,青少年的视野、阅读学习习惯、接受新事物的方式都有了全新的变化,我们做思想教育的,要与青少年同心、同频、同拍,把宣讲教育落细、落小、落实,坚持细处着眼,润物无声。比如,讲形势,如何把大道理讲小、大形势讲细、宣讲内容故事化、通俗化,甚至用关键词高度浓缩,很值得我们思考、探索。”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讲师团团长吕继军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作为宣讲团成员,应该立足鱼台实际,用好鱼台孝贤文化和红色文化资源,摸透青少年心理,用心编写好富有鱼台特色的宣讲稿件,强化对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才能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基因。
据鱼台县委组织部老干部科工作人员介绍,目前鱼台县有一大批离退休老同志,退而不休,和年轻同志一样奋战在新冠防疫、社区服务、乡村振兴、创建文明城市等各个战线,虽然年龄大了,但挡不住那一颗为群众服务的红心,比如关工委的“五老”志愿者,活跃在全县各个单位和社区(村居)。县关工委成立青少年关爱团,这为更多的老同志提供了发挥智慧力量的空间,让老同志们在丰富退休生活的同时,唱响鱼台声音。(通讯员 尹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