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将数字政府建设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手段,不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梁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以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爱山东”、“济时通”APP、政务自助终端、为民服务热线等为主要载体,打造“一门、一窗、一网、一事、一次”政务服务模式,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水平。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进一步畅通企业服务渠道,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完善政务服务机制
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规范政务服务事项标准,明确事项范围,实施事项清单管理,统一事项办事指南。推进审批工作全域规范化,实现县镇两级标准化收件、无差别受理。规范事项证明标准,公布统一的事项证明目录清单,明确依据、类型等核心要素,实行“清单之外无证明”。规范办事模式标准,围绕“一站式”“套餐式”主题服务,动态调整服务流程,规范窗口办事服务,提高政务服务“一窗受理”比例,深化“一件事”服务,推动政务服务更加标准、规范和高效。截至目前,梁山县行政审批服务局对970余项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进行再梳理,持续提升事项准确度,全县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可网办率达98%。
推动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强化数据共享和电子化应用,通过业务协同、线上线下融合等措施,推动服务事项全程网办、跨区代办、自助能办、就近可办。推动建立县市区业务协同机制,促进政务服务实现跨城通办、同标准办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政务服务“全省通办”“跨省通办”。推动身份认证、电子证照等在全省互认共享,建设“通办专窗”,实行异地代收代办、多地联办等模式。利用新技术手段,推动业务流程优化与再造,升级不见面审批系统,解决跨省政务服务堵点卡点问题。截至目前,梁山县在实现全省通办的基础上,又与6省52市98县签订了16项跨域通办协议,覆盖了公安、人社、民政、教育、医疗等领域的百余项政务服务事项,群众异地办事更方便。
推进政务服务“四免”优化。优化行政审批流程,大力开展政务服务“四免”(“四免”指一是政府部门核发的材料原则上免提交,二是政府部门形成的业务表单数据原则上免填写,三是可用电子印章的免用实物印章,四是可用电子签名的免用手写签名)优化专项工作,推动电子证照、电子印章、数据校验和容缺受理等应用尽用。优化升级网上审批系统,利用全市政务服务审批资源,推进协同审批,提升行政审批效能和政务服务质量。深化审批便民化改革,聚焦改善民生和惠企利企,持续完善“即来即办”“代收代办”“不见面审批”“秒批秒办”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和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承诺制,优化政务服务事项办理的综合运行环境。
以商事登记为例,我县企业开办继续免费推广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上半年共免费为企业发放2304枚实体印章和576枚电子印章,累计节省成本约16.18万元,全程电子化登记率达到99%,企业开办实现2小时办结。市场主体退出通过与税务部门的数据对接,实现了公司和个体户双简易注销,简易注销率达77.1%,进一步畅通了市场主体退出渠道。
二、拓宽一体化政务服务渠道
增强为民服务中心数字化服务能力。坚持以“办事人需求”为中心,以持续打造市级标杆大厅为目标,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窗口服务集成化、信息数据共享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继续开展“减证便民”行动,推行审批服务集中办理,不断提升政务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为企业群众打造“五星”级服务体验。以助残一件事为例,县行政审批服务局通过助残事项梳理、信息共享、部门联动等方式,将残疾证、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等涉及残疾人的多项助残事项进行整合,打通了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山东社会救助数字平台等业务系统,实现了残疾人救助“一件事、一链办”。此外,依托大数据共享机制,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积极调度各相关单位,利用静默认证系统,免打扰完成各类补贴领取和待遇发放人员的认证。目前,已完成抚恤补助金、高龄补贴、计划生育家庭补助、电子健康档案、民办教师补贴等事项的全覆盖。
提升政务服务指尖办水平。持续强化“为民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服务功能,将“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嵌入公众号功能板块,为群众提供文件解读、惠企政策、网上办事等端口,充分发挥第三方平台渠道优势,拓展政务服务移动应用,提供优质便捷的全天候服务。完善“掌上办”“码上办”等业务模式,推动更多服务事项向小程序、微信公众号等移动端延伸,推进融合各行业、各部门业务的政务自助终端应用,实现“所见即所得”,全面提升企业和群众沉浸式体验和数字获得感。
拓展基层政务服务渠道。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搭建“线上+线下”便民服务桥梁。编制“零基础模板”,分别针对群众和办理人员,编制各个事项申请和办理的操作手册,杜绝“一人离岗,工作就停”现象。充分利用便民服务中心、红帆驿站、邮帮办等渠道,推动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目前,县行政审批服务局累计下放70余项与民生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崇文社区、红旗社区、青龙山社区等16个站点,上线123个查询、申报、办理类政务服务事项;选派了8名“政邮合作”专员,纳入政务服务帮办代办队伍,负责基层邮政网点的便民事项帮办代办服务,实施帮办代办。截至上半年,梁山县新增市场主体6284户,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2.03%。
三、提供优质便利的涉企服务
完善涉企服务数字化应用。围绕“事项联办”和“一链办理”主题式服务,大胆突破山东省“一业一证”改革试点行业目录范围,将全县50个行业的经营许可纳入“一业一证”改革范围,与落实“双全双百”工程相结合,建立行业准营“一窗受理、一次核查、一口告知、一趟复审、一并审批、一证准营”及“六个一”协同高效运行机制,把“一业一证”改革延伸至全领域,大幅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从根本上解决行业准营涉及多种许可需多头审批、多次申请、多次核查所引起的“多头跑”“往返跑”问题。截至目前,已发放行业综合许可证266个,有效提升行政效能和办事效率。
完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在线审批应用,实现从立项到验收全流程在线审批。以“一次性办结”为目标,实行工程施工图、消防施工图、人防工程施工图、防雷装置施工图“多图联审”,对重点项目、重大工程项目实行容缺受理,实现项目主体“零跑腿”和“一次办好”。截至目前,共有9个建设项目实行了数字化多图联审,完成容缺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审批施工许可9件,办理施工许可证22件,项目单位免提交170余份资料。这对做好智慧黄河、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器械、流域资源保护与利用、盐碱地农业高质量发展等项目审批发挥了关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