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上要控住、面上要深挖、源头要严防、资源要保障、责任要落实、工作要统筹,确保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为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梁山县认真贯彻落实精神,以践行“走在前、开新局”的实际行动,按照党建引领、统筹高效的工作思路,筑牢疫情防线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工作。
坚持“党建+疫情防控”领导指挥体系,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是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为疫情防控提供政治保证。梁山县委、县政府加强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统一领导指挥,把学习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议精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作为首要政治任务,认真谋划、周密部署,精心学习,考核验收,各级党组织迅速响应、紧急行动,精准施策,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二是坚持党建引领,融合工作机制,巩固学习教育成果,整体提高工作效能。全县深入推进“习语润儒乡•理响梁山”宣讲活动,“党建+疫情防控”先锋行动,“群众满意度大走访活动”,印发《梁山县守好“一排底线”工作方案》,建立《实施贴心服务征集意见建议工作台账》。健全“三级包保、五包一网格管理制度”,把群众一户不漏、一人不少地凝聚起来,实现了党建引领下的共建、共治、共享。三是坚持人民至上、依靠群众是疫情防控的重要法宝。“其操心也危、其虑患也深,故达。”,各级党组织、每个党员干部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在区域性核酸轮检中,包保人员、医务工作者做到电话随访、入户走访不遗漏一户一人。县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县卫生健康局部署各医院开通“绿色通道”解决群众就医问题,为居家健康监测人员、集中隔离点人员配送生活物资、上门采样,有力度更有“温度”,千方百计把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好。
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阵线。“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全县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关于做好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通知》为契机,全面提升疫情防控处置能力。县卫生健康局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基层公共服务、新冠病毒疫苗免疫规划和疫苗接种重点工作,疫情防控相关物资储备,动态更新,优化服务方式,推进医防智能融合。继续强化监测预警,严防境外来人、进口冷链物品、境外非冷链普通物品、国内重点地区的入梁返梁人员;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前哨作用、重点人群“应检尽检”主动发现作用、社会面人群“愿检尽检”作用、常态化全员核酸检测筛查作用,落细“四早”措施要求;强化应急准备,完善突发疫情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流调溯源、核酸检测、隔离管控、消杀转运等关键环节无缝衔接推进;强化流调随访、公共场所防控、社区村居摸排、交通联防、核酸检测筛查、环境消杀、重点人群转运、院感防控、集中隔离管理服务9支队伍建设,实行组长负责制,具体承担培训演练、督导管理、指挥调度等职责;强化集中隔离点、社区村居、随访流调、交通卡点、公共场所重点地区来人每日排查管控报告制度;从疫情防控方针原则、应急响应策划、准备、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六个环节落实落细,定期开展培训演练,提高实战能力;充分发挥县委疫情防控指挥部核心作用,强化技术指导,适时开展研判分析和专题评估,加强防控政策宣传引导,提高精准防控能力。
守牢安全底线,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稳步发展。全面抓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山东省卫生健康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办法》等办法落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工作机制,结合管控操作实际,精准划分边界清晰、大小适当“网格”,健全区域全覆盖、设备设施全覆盖的网格化管理体系,推进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落地。
聚焦常态化疫情防控日常工作,持之以恒狠抓落实。紧紧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实施健康促进行动。以“习语润儒乡•理响梁山”宣讲、“党建+疫情防控”先锋行动、“群众满意度大走访”“一排底线”等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对表对标、凝心聚力,努力实现“争一流、争第一、争唯一”目标任务。从县到乡镇街道(社区、村居),从行业、单位、家庭到个人,构建起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防护网络;把区域、部门、行业、基层、单位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加强联防联控,压实落细党委政府的属地责任,行业部门的主管责任,单位的主体责任,社区村居的管理责任,家庭个人的防护责任,切实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医院、火车站、客运站、港口、酒店、宾馆等场所,到学校、居民小区、农贸市场、商场超市、餐馆、旅游景点、科技馆、图书馆、为民服务中心等日常人员密集地,完善落实常态化防控举措。
下一步,仍以学习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为契机,盯紧抓牢“一排底线”、“外防输入、内防防弹”,勇担“走在前、开新局”使命、担当实干,严格落实防控措施,提高应急处置能力,筑牢疫情防线,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平稳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