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今年集中降雨量增加带来的潜在防汛风险,梁山县公安局始终保持临战姿态,牢固树立“汛情就是警情、汛情高于警情”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责任落实、源头管控、主职主业三个方面,提早谋划、周密部署、迅速行动,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强化责任落实,绷紧“思想弦”确保汛期安全。一是强化领导抓组织。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各科、所、队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防汛工作领导小组,并将全县划为4个片区,由分管各片区派出所的局领导担任小组长,形成党委牵头、片区主抓、各级主干的工作格局。局领导始终做到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多次下沉派出所检查、指导防汛工作,局属各部门各警种充分发挥公安职能职责,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层层传达压力,使全体民警思想认识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工作措施到位,为有效应对防汛救灾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有备无患抓保障。在汛期到来之前,警务保障室未雨绸缪,提前采购警用雨衣、雨靴等防汛装备400套,在第一时间分发到位,实现一线民辅警全警全覆盖,同时统筹协调应急、自然资源、水务部门为各低洼地势派出所配备沙袋、阻洪板等防汛专用物质,局党委三令五申要求各派出所做好自身安全防范,并实行汛情“日报告”“零报告”制度,确保遇到突发紧急情况时,反映迅速、应对及时、措施有力。三是对标部署抓落实。压实各派出所“一把手”责任,迅速启动应急机制,落实“战时”工作责任,进一步规范值班备勤,实行领导带班值守,要求一半警力24小时在岗在位,时刻保持高度警戒,确保一遇到汛情能够“拉得出来、冲得上去、赢得胜利”。牢固树立防汛救灾“一盘棋”的思想,坚决防止“单打独斗”,积极向辖区党委政府汇报,将公安应急力量组成融入到党委政府防汛救灾的总体规划上来,主动参与辖区党委政府组织的应急演练,结合对辖区的熟悉程度配合完善防汛预案和建言献策,切实把防汛的基础做扎实、做细致,全力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准备,确保安全度汛。
强化源头管控,拉满“行动弓”确保隐患清零。一是聚焦重点路段查险情。交警大队会同各乡镇对全县道路进行全方位、全覆盖、拉网式的检查,重点针对地质灾害增生点、易积水、路基滑坡、山体塌方等道路险情进行摸排,共排查隐患点12处,现场整改10处,通报自然资源、交通等部门整改2处,设置警示标志和警戒线24处。二是聚焦重点单位防隐患。主动配合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排查组,对全县民爆企业等场所进行全方位、广角度、地毯式地安全大排查,重点针对各企业单位防汛准备情况、汛期应急处置预案和值守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累计出动警力400余人次,检查企业200余家,在检查过程中同步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并严格要求各企业要克服麻痹思想,坚决落实各项防汛减灾举措,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对排查整治过程中发现的5家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业发放整改通知书,要求限期整改,并落实民警“帮扶”制度,“点对点”式督促企业负责人坚决整改到位。三是聚焦百姓民生保平安。以“六进六边”工作为抓手,组织民警深入沿河居民居住点、地质多发地点,对危旧房屋、废弃施工厂房等进行大检查,积极配合村社干部有序引导部分百姓撤离易涝区段和隐患点。对于群众救助,牢记“灾情就是警情,警情就是命令”,做到闻令而动,及时开展救助工作。6月26日,韩垓镇东马垓村村民马某报警称自己为独居老人、孩子均在广东打工,家中地势低洼,雨水将屋门口堵得袋子冲开进入屋内,家电家具都泡在水里了,请求帮助。辖区派出所“闻警而动”,成功将进水处进行了封堵,并帮助老人将房屋内的积水清理干净。截至目前,县局处置涉汛警情6件、群众9人,帮助群众挽回损失1万余元。
强化公安主业,筑牢“平安基”确保社会稳定。一是及时预警强应对。加强交通管控力度,严厉打击超速、超载、酒驾等违法行为,强化对路面车辆疏导,坚决防止车辆长时间拥堵引发次生灾害,从根源上堵塞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加强同气象、交通等部门的信息沟通,根据实时天气情况和道路状况,结合“社会满意度”短信测评、“两微一端”媒介平台及时发布天气预警信息和路况信息20余条,推送规范驾驶、安全驾驶信息17条,为驾驶员提前规划出行线路,为规避驾驶风险提供支撑。二是全面防控强震慑。结合夏季社会治安打击整治百日行动,组建以特巡警大队为骨干组建50人应急处突小队,严格落实“三见警”机制,常态化步巡与车巡相结合,屯警在路面、在一线,不断加强社会面管控,持续提高见警率,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各执法办案单位坚持“汛期不打烊”,持续保持高压态势、铁腕手段严厉打击汛期各类违法犯罪案事件,谨防不法分子利用暴雨天气、洪涝灾害作案。三是广泛宣传强引导。线下,组织警力深入学校、企业、居民小区等群众聚集点,通过现场讲解、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防汛知识,引导群众做好汛期应对准备工作,截至目前,开展宣传27次,走访小区、单位49个,累计发放宣传单30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21次;线上,利用县电视台、报纸等,宣传防汛知识和安全技巧,截至目前,在网络媒体发布宣传信息和温馨提示7条,累计点击量达到3万余次。通过网上网下协同发力,切实营造全民防汛的浓厚氛围。(刘成旭 关旭东)